“事类”与“用旧合机”

“事类”与“用旧合机”

ID:38169286

大小:261.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事类”与“用旧合机”_第1页
“事类”与“用旧合机”_第2页
“事类”与“用旧合机”_第3页
“事类”与“用旧合机”_第4页
资源描述:

《“事类”与“用旧合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月Vol.30No.3Journal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May2008“事类”与“用旧合机”崔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事类”就是现今意义上的典故。据事类义,援古证今,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中惯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界定“事类”的概念和种类,分析和阐释诗文“用事”(引文)的原则和修辞功用,做到“用人若己”、“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事类;互文性;用旧合机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

2、章编号:1009-9115(2008)03-0043-04Allusion:FunctionsandPrinciplesinApplicationCUIKan(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Abstract:TheapplicationofallusionsinpoemsandotherliterarygenresishighlyvaluedbyLiuXieinhisgr

3、eatworkWenXinDiaoLong.Withprofoundculturalsignificanceandvividaestheticimages,allusionsaretraditionallyconsideredasoneoftheimportantrhetoricdevicesofliterarywriting.Toanalyzethefunctionsanddefinetheprinciplesofallusionasoneoftheliterarydevicesinwritingar

4、eexpectedtounderstandthisdevicefurtherandemployitproperly.Keywords:Allusion;Functions;Principles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把引经据典(“事义”)‘引用’)是也。”“事类”原意指以故事相互隶属,刘勰特列为文艺鉴赏的“六观”之一。可见,刘勰是很重视文章的指“成辞”、“人事”,也就是现今意义上的典故。古代诗论引经据典的。用典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中惯用的一种修辞手中对用典的称谓除了“事类”,还有“用事”、“事义”、

5、“故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篇中开宗明义,直陈用典这实”等,其中常见的是“用事”。“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一修辞手法的功用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即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其意为从前流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借用典故来比喻难懂之意,援引古语来印证当今所说之理。典故作为“成辞”、“人事”,是典章制度的引申义。学界对用典可以使文字委婉含蓄、生动活泼。刘勰的《文心雕龙》典故的定义不一而足,但一般认为,典故就是诗文中引用古就是一部善于引言用事的典范。本文拟就刘勰在“事类”篇代有来历和出处的故事和词语(词句

6、)。文学典故具有鲜明中所谈的典故的种类与用法、文章用事的修辞效果、才学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深厚的文学审美意味。一个典故,就是一用事的关系以及用事要求等略做分析和阐释。个历史文化符号;一个典故,就是一个文学审美意象。用典一、“事类”的界定与“用事”回顾不同于“引文”,也有别于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法国女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篇中对“事类”的界定为: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莉丝蒂娃受巴赫金对话概念与狂欢“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理论的启发,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是这样解释“互文性”即

7、借用典故来说明文意,援引古语来印证当今所说之理。对的:“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于刘勰提出的“事类”这一称谓,李曰刚在《文心雕龙斟诠》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热奈特从狭义上对中解释为:“‘事类’一词,原谓隶事以类相从也……彦和用“互文性”的内涵作了界定,他认为“互文性”就是“跨文之,盖论文章之徵引古事成辞,以类推事理,所谓‘据事以本性”。他把互文性归纳为引文、典故、原型、模仿、抄袭类义,援古以证今’,亦修辞之一法,即常言‘用典’(或曰等五类亚型。可见,典故与“引文”、“

8、互文”在范畴上是有──────────收稿日期:2007-11-25作者简介:崔侃(1971-),男,甘肃会宁人,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43-第30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别的。方式是“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这种间接的引述方式就文学典故是凝结着文学艺术和语言艺术发展成就的一是“暗用”,相应地,以此手法取得的典故可称为“暗典”。种特殊语料,在历代诗词、散文、戏曲和小说中体现出了巨因为只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