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基200954号

善教基200954号

ID:38172261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6

善教基200954号_第1页
善教基200954号_第2页
善教基200954号_第3页
善教基200954号_第4页
善教基200954号_第5页
资源描述:

《善教基200954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善教基〔2009〕54号嘉善县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局属各学校(单位)、各民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已经县教育局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主题词:加强 教师 教学 常规管理 通知───────────────────────────────────────────抄送:市教育局,嘉兴教育学院,县府办,何全根副县长。──────────────────────────────

2、─────────────嘉善县教育局办公室2009年5月25日印发───────────────────────────────────────────11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环节。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不仅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而且,有利于推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可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保障。我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现依据《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试行)》、嘉兴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试行)》,结合本县教学管理实际,特就教师教学常规五大基础环节提出以下指导意见。1、备课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1.1备课的基本要素。备课是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分析研究上课要素、写教案和其他物质准备。11备课首先是要备学生。备学生,就是分析学情,要学会分析对相关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班级一般学情和个体特殊学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课前学情具体可以通过对作业分析、预习分析、摸测分析

4、和填写定向学情调查表等途径获得。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第二是要备教学内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步骤。备课时,要着重加强对相关教学内容要点、重点、难点和与整体知识联系点的把握,也要注意对相关教育资源的拓展研究。第三还要备教师自己。教师对自己教学特长优势和不足之处要有清醒认识,对自己所处的当前教学状态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影响要有客观了解,并结合相关学情分析和知识把握,精心设计教学的切入点,正确把握教学的进程与节奏。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保障。完成以上要素备课后,教师才可以进行备课的文案准备(写教案)和物质准备。综合实践活动课、作文课、体育课、艺术

5、课、实验课等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课,备课要突出教学器具、教学实验设备和操作思路等的精心设计、精心准备。1.2备课的基本形式。从备课内容看,教师备课可分一般备课与重点备课两种基本方式。一般备课是教学要素与知识要点式的备课,追求完备性;重点备课则要求对学科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或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精雕细琢,追求深入性。11从备课主体看,备课可分教师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基本形式。每位教师都要重视独立备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形成良好的独立备课习惯,克服对教学参考资料和集体备课的过度依赖。集体备课应该成为独立备课的重要补充,应该成为教师备课能力提升的重要

6、途径。集体备课应该以备课组为主要活动载体;在活动要求上,除了对一些教学要素(如教学进度等)作出必要而适当的统一规定与基本知识要点作出应有的强调梳理之外,应该突出对学科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或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精雕细琢的重点备课。教师应该按规定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完成分工任务;未经批准,不得缺席。无论独立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应该做到一般备课与重点备课相结合。1.3备课的呈现方式。教案是备课的主要呈现方式,其基本形式可以包括文本教案和电子教案两种。11文本教案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传统教案方式。电子教案,是借助电脑、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资源撰写的一种现代教案

7、方式。两者比较,电子教案虽然具有信息资源丰富灵活、易于保存、共享交流便捷等优点,但鉴于目前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监管手段,以防止部分教师可能出现的不负责任、不动脑筋的抄袭现象,特对电子教案的撰写,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撰写者必须事先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对相关事项作出书面承诺;第二,撰写者必须在电子教案中注明资料来源出处,以备检查;第三,每次撰写的电子教案,必须说明对引用材料或上次同教学内容电子教案的改进之处。第四,在上课时,教师仍应该至少具备文本教案提纲。无论文本教案还是电子教案,都必须按课时撰写。教案撰写至少应该有3个课时的提前量;必须具备教学目标、教学

8、要点、重点与难点、教学基本步骤、作业要求、课后反思等基本要素,必要时,还应增加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说明、板书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