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

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

ID:38176128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_第1页
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_第2页
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_第3页
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尝试鹦鸽初级中学吴关存【内容摘要】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在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话”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重视。于是“对话”走进了课堂教学,融入了课堂实践。【关键词】对话 平等  角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语文课堂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努力尝试“对话式”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话式”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就是教

2、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过去的课堂教学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教师的知识则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因此学生并不会有任何的创新意识,即便是有,也会被教师的权威地位所扼杀。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处于一个互相“平等”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角色从“权威教学”转变到“共同探讨”,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

3、生的理解相互之间是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4的表决权,倾听学生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比如我在教学《邓稼先》时,让同学们对邓稼先的精神进行点评赏析,本意让同学们了解邓稼先的鞠躬尽瘁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没想到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认为邓稼先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有些不合时宜。”当时大家都一楞,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他说:“老师,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一味的讲究奉献,不图回报,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我听完,

4、为他富有时代精神的发言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进行点评赏析时,要一分为二,要用辩证的观点。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学生在平等的精神氛围中共同成长。二、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  有的教师备课时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按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认为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设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

5、鼓励学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不再限定讨论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4只有在这种状况下,才能将学生的潜能大大地激发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主要达到了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建立了自信心,让他们明白自己原来很棒,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影响重大的;二是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对他们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相信达到了这两个方面,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会如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一

6、种积极向上的活力。三、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7、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对话式”教学伊始,学生对讨论这一课堂模式还不是很习惯,发言时大多表现出口讷,仪态欠佳,或是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忸怩作态,或是语音含糊,语句不连贯、辞不达意、缺乏条理。难免会出现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气氛冷淡的情况。而这时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由于“对话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有时又4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己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

8、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回答,对某种观点的见解,固然有独特透彻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成熟的,如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确或者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