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

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

ID:38177249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_第1页
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_第2页
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_第3页
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_第4页
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徽州文化及徽州古村落的保护摘要:徽文化是历史时期徽州境内孕育形成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当代安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历史借鉴,是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所在。徽州古村落保护的实质在于维持古村落文化的原生性与整体性,保护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徽州古村落为焦点的两对基本矛盾。其保护的基本理念为:分级保护、科学规划,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保”与“破”有机统一。其保护的重点内容为:自然生态保护,建筑遗产保护,历史文脉保护,人口与社会保护。关键词:徽州文化,徽派,古村落,自然生态保护,

2、建筑遗产保护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指历史时期特别是宋元明清以来在徽州大地上孕育形成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典型区域文化。繁荣发达的徽文化经由徽人特别是徽商向外传播和辐射,对全国许多地方的地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1]21,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徽文化成因及其基本内涵1、徽文化成因作为一种长盛不衰、颇具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言之,徽文化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1对中原固有传统文化的移植、继承和创新是徽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提。创造徽文化的行为主体是徽州人。三国以前,徽州居民为山越人,当时的生产和文化

3、相对落后。后来,随着北方战乱加剧,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及两宋之际,中原大族和中原人士纷纷大批南迁徽州,躲避战乱。这些中原大族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他们将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移植到徽州本土,与徽州本土固有的山越文化相融合,并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创新,最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我们所说的徽文化。除了上述三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外,在其他历史时期,拥有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外地人因各种原因纷纷迁居或留居徽州,也对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徽文化是长期渐进累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但中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则是它的母体和根,徽文化的文化特质是儒家文化。

4、1.2徽商是徽文化形成的酵母,徽商创造的巨额财富是徽文化形成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推力。历史上徽州山区生存资源贫乏,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但恶劣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吓倒徽州人,他们穷则思变、奋发进取,毅然走出深山,凭借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闯荡凶险异常的商海。许多徽商经过艰苦创业最后成就基业,成为富商大贾。广大徽商特别是那些事业成功的徽商,他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即爱好文化、重视文化、注重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投入。贾而好儒主要体现在:第一,徽商将大量资本用于置学田、兴族学、建书院、助官学,延师课子、发展教育;第二,徽商将大笔资金用于兴诗社、办文会、养戏班、藏书籍、刻图书、

5、筑园林,宿养文士,弄文附雅。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广大徽商巨额商业财富的滋润和支撑,徽商赚取的巨额财富为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1.3浓厚的文风与发达的教育是徽文化形成并得以发展繁荣的温床。唐宋以来,徽州即有重教兴文的传统。史称:“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当其时,自井邑田野以至深山远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2]在数百年间,徽州文风昌盛,府学、县学、书院、社学、私塾等各类教育高度发达,人才蜂拥辈出。而各类人才蜂拥辈出,对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至为关键,因为各类人才是徽文化最直接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6、。可以说,浓厚的文风与发达的教育促进了徽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也是徽文化历久不衰、永葆繁荣的重要动因之一。1.4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徽州本土诞生的新安理学是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柱[1]23-24。徽州号称东南邹鲁,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又是新安理学的发祥地。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由朱熹开创的新安理学对徽州影响极深,史称:“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待,而以邹鲁之风传之子若孙也。”[3]在徽州,“其学所本,则一以郡先师子朱子为归”[2],凡书皆读朱子所注,凡事皆依朱子《家礼》徽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深深打上了

7、程朱理学的烙印。2、徽文化基本内涵经过长期渐进累积并孕育成熟的徽文化,它的体系十分庞大,内涵极为丰富,在许多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和风格。一般而言,徽文化主要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是历史时期特别是宋元明清以来徽州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徽文化既包括徽州商帮、徽州宗族、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徽派朴学、徽州教育、徽州戏曲、徽州刻书、徽州三雕、徽州科技、徽州村落、徽州文书、徽州历史人物,又包括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民间工艺、徽州茶道、徽菜,等等[4]。在徽文化这座巨型大厦中,徽州商

8、帮、徽州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