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ID:38180380

大小:71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07

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上海卷高考历史试题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薄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2.下图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A.犹太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3.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4.右图反映的情景式

2、A.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B.中世纪大学教师在授课C.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D.民间艺人吟诵《荷马史诗》5.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6.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洗浴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国家财富的增长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

3、齐8.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儿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布了A.募兵法和保甲法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C.将兵法和均衡法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9.将粘土上刻成一个个单字,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以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A.《史通》B.《农政全书》C.《农书》D.《梦溪笔谈》1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A.江浙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11.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出应填上A.日本派出遣唐使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D.利玛窦和

4、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13.据《史记·太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庭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史马迁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14.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A.抗议《圣经的权威》B.抗议国王的权威

5、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D.抗议贵族的权威15.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C.欧洲中世纪被称作“黑暗的时代”,也被目为“田园牧歌的时代”D.商超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16.保证国民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特权。以上思想体现在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C.《民国民法典》D.《钦定宪法大纲》

6、17.“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A.林肯B.明治天皇C.威廉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18.“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A.《政府论》B.《共产党宣言》C.《乌托邦》D.《共同纲领》19.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后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A.宁波B.广州C.上海D.福州20.“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A.开元盛世B.戊戌变法C.康乾盛世D.清末新政2

7、1.“一个呗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A.列宁B.拿破仑C.彼得一世D.斯大林22.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A.《时务报》B.《国闻报》C.《申报》D.《民报》23.右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后期24.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须,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