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新课改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新课改现状与对策

ID:38180789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农村小学新课改现状与对策_第1页
农村小学新课改现状与对策_第2页
农村小学新课改现状与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新课改现状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新课改现状与对策学员:郭海军新课改在农村小学实施为什么会步履艰难,进展现状为何不容乐观?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对农村小学实施的新课改情况进行认真剖析,存在以下现状: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力度不够,农村小学参与新课改缺乏主动性,新课改是一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然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关注、重视、支持得不够,导致农村中小学新课改的经费投入、政策保障、教研氛围等举步维艰。农村中小学新课改由于受教学硬件、资金、师资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四个一”(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教学基础之上,制约了新

2、课改的进程和质量。因而,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肩负职责,把落实农村中小学新课改作为提升贫困地区民族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培育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持续发展力的重要举措,构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由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力度不够,农村中小学也无力为新课改提供必须的经费、硬件设施等后勤保障,导致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没有把新课改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的新课改实践工作自然就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工作方向不清楚,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缺乏主动性,以至于新课改工作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二、农村小学教师边缘化严重,教

3、师参与新课改缺乏积极性农村小学教师边缘化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的向城镇“一边倒”思想,导致广大农村小学教师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教师得到提高培训的机会少。二是整体素质不高,学科结构不合理。从年龄上看,存在“两多一少”,即是年老的多、中年的多、年轻的少;从学科结构上看,英语、音、体、美学科教师很少。三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环境条件差距悬殊,农村小学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不卖力,而是千方百计想调入城区学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控制这一倾向,只简单地采取招考的措施,又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导致农村教师队伍更加呈现不稳定态势。四是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理论学习不够

4、,观念更新难,教学科研水准偏低。虽然教师都参加了新课改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是想让教师仅凭这些培训就全部掌握新课改的理念及其内涵,是很难的,也是做不到的,这种集中培训只能起抛砖引玉之功效,需要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思考,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的教师却很少。一方面教师由于不安心在农村工作,参加培训之后,没有多少人认真拿起新课改的理论进行研究学习,上进心强的,也就是在写论文时摘抄一些新课改的理论,以充实其论文内容而矣。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理念已在教师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即便是年轻教师,短期也难改变

5、,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新课改中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脱变——洗脑。教育的根本差异是资源的差异,教师则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但由于农村地处偏僻、生活环境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小学教师待遇低下,造成大量优秀教师外流,这对于农村小学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小学新课改也就成了没有领头的羊群。即便是没有调走的教师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除了把教学任务完成之外,没有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三、农民对教育改革的茫然,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上升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因而产生对政府的强烈依赖性。特别是国家的人事分配制度、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在贫困地区农村掀起了外出打

6、工热潮,农民送子女读书的热情减弱。在许多农村家长的心里总认为:上初中后读职业学校没有工作分配,上高中后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况且上高中还要有经济实力。面对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他们退缩了,有的还在心里盘算:上学需要钱,找工作需要钱,最后结婚还需要钱。贫困无助让他们远离了知识。特别是出现外出打工热潮之后,一些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也外出打工。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较快,许多人的经济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使新的“读书无用论”不断蔓延,助长了不少家长“不学文化照样挣钱”的偏见,不少人认为,读书时间越长越吃亏。同时,随招生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不少家庭感

7、到孩子考上了也无钱送,就是借钱送进了中专或大学,分配时工作安排也成问题。因此,读书无望助长了家长对子女读书问题的不重视,也造成了农村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上升的重要原因。面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现状下,要转变农村学生家长的观念、对农村厌学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做入学动员工作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无力的。因为农村家长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使他们没有时间看书,贫困使他们没有多余的钱买书,文化水平的限制使他们看不懂书。从而造成家长不重视子女读书、学生厌学情绪上升现象。二、贫困地区农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