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寒柳堂_寒柳_考释

陈寅恪与寒柳堂_寒柳_考释

ID:38184140

大小:1.14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陈寅恪与寒柳堂_寒柳_考释_第1页
陈寅恪与寒柳堂_寒柳_考释_第2页
陈寅恪与寒柳堂_寒柳_考释_第3页
陈寅恪与寒柳堂_寒柳_考释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寅恪与寒柳堂_寒柳_考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寅恪与寒柳堂寒柳考释王嘉(广东美术馆广州510100)国学大师陈寅恪对寒柳情有独钟。论文集名为寒柳堂集,诗文集为寒柳堂诗稿,自撰家史为寒柳堂记梦。然对于寒柳典故,以及寒柳与陈寅恪的关系,历来缺乏研究。笔者多方考证,认为当从柳如是别传,确切而言,从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谈起。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一生最大且最后一部著作。全书以钱柳姻缘为核心,以明末清初江南社会为背景,共85万字。陈氏在柳如是别传缘起提到: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目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

2、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抵,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柳如是致力于复明运动,其思想行为合乎儒家三纲六纪之义,即维护民族文化精神,此与陈寅恪一贯强调文化应该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相吻合。胡守为先生指出这正是陈寅恪穷10年之力为柳如是作传的主要原因。结合陈寅恪撰柳如是别传的文化动因,亦可见陈氏与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的密切关系。柳词全文如下: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

3、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绕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帘低语。这首词曾得到陈氏心仪和厚赞,被陈氏称为明末最佳词,1非几社、复社胜流可望。在柳如是别传里占有相当篇幅。这首词写于明崇祯12年,柳如是22岁。尽管它是应和陈子龙上己行诗意而作,尚未直接关涉钱柳姻缘,但柳如是在寒柳中蕴含的冰雪之才和借景感怀之意,已不再是单纯描绘垂柳无人临古渡,娟娟独立寒塘路的寒柳,而是柳

4、如是在写自身,写自身内心真实的感受。可以说,寒柳是柳如是的化身和写照。陈寅恪1949年南下广州,在此后20年,先后撰写元白诗笺证稿(1950年)、论韩愈(1951年)、述东晋王导之功业(1952年)、论再生缘(1953年9月至次年2月)、柳如是别传(1954年至1964年)、寒柳堂记梦(1964年至1965年),其2中耗时最久、规模最大者为柳如是别传。陈氏研究钱柳姻缘由来已久。陈氏9岁那111年,在长沙书肆,曾购得由钱牧斋序文的吴梅村集,爱不释手。陈氏早年热衷钱氏诗文,尽读其书。

5、40年代在昆明,购得江苏常熟白茆巷红豆一颗,复读钱氏诗文,晚年对钱柳姻缘倍感兴趣,愤而著书,正所谓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更何况,此时陈氏刚刚完成论再生缘,以再生缘原话:再生缘,接续前书玉钏缘,业已词登17卷,未曾了结这前缘。既读前缘缘未了,空题名曰再生缘。陈寅恪仰慕钱柳,终于为二人做传,亦是了却一桩多年心愿。陈寅格仰慕柳如是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其儒士兼侠女的性格。艳羡钱牧斋为柳如是当代知己。其实陈寅恪对钱牧斋的兴趣亦非如此简单。牧斋博通文史,旁涉梵文、道藏。寅恪平生才识学问,因远

6、不逮昔贤,而研治领域,则有约略近似之3处。这种学问近似,应是陈氏刻意于钱柳的又一原因。正因为士有相怜宁识面,45生原多恨此伤神。所以寅恪才不顾双盲,然脂暝写。或许可以说,陈氏视柳为旷代知己,视牧斋为化蝶庄周。柳如是别传完稿之际,其时恰为钱柳逝世300整年,这未必仅仅是一种巧合。陈寅恪写完柳如是别传即着手写家史寒柳堂记梦,联系到前述论再生缘,笔者认为,这里有一种内在逻辑关系。从中可见,寅恪借寒柳抒情寄史,其自喻之倾向,与柳如是以寒柳喻己,几乎异曲同工。寅恪以寒柳自喻,首先

7、体现在他对家世的感慨。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其实表达着寅恪的心声。寅恪生于传统理想文人家庭,祖父陈宝箴(1831~1900)早年在曾国藩幕府,被称为海内奇士,崇尚新学,官至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1854~1937)32岁中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后辞官不问政治,自称神州袖手人。1901年在南京办新式学堂,家教严格,影响深远。以寅恪兄弟为例,长兄衡恪(1876~1932)为民初大画家。弟方恪(1891~1964)曾为南京图书馆编目主任。弟登格(1897~1974)曾为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寅恪对家庭的

8、热爱,在其早年诗文中多有流露。1909年寅恪在瑞士赏雪,看雪思乡,回忆在家乡每逢雪景辄叹赏的往事,6以致于东窗凝望惊叹久,乡愁万里飞空来。即是一例。但时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陈氏家世,从祖父到父亲,都经历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陈宝箴在北京茶楼,见冲天火起,拍案痛哭。1937年7月,芦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