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

ID:38191479

大小:267.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_第1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_第2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_第3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_第4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6月15日第6卷第3期ChinJInfectChemother,Jun.2006,Vol.6,No.3203·信息交流·编者按:为了帮助医师在治疗念珠菌病时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制订了念珠菌病治疗指南。该指南发表在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4,38:1612189。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供临床参考。该指南提出的建议适用于大多数念珠菌病患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该指南时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均来自国外,而病原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度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均可能

2、存在差异。因此,该指南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国内情况,临床医师可参考当地医院的病原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选用药物。美国感染病学会念珠菌病治疗指南周颖杰李光辉中图分类号:R379.4;R978.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27708(2006)0320203206IDSAguidelinesfortreatmentofcandidiasisZHOUYing2jie,LIGuang2hui.(InstituteofAntibiotics,FudanUniversityHuashanHospital,Shang2hai200040,China)试验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日益重要,尤其是对于

3、初始概述经验治疗失败的病例。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念珠菌念珠菌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引起皮仍对两性霉素B敏感,但最近资料提示光滑念珠菌肤、黏膜感染,也可侵入任何器官导致危及生命的重和克柔念珠菌可能需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症侵袭性感染。本指南总结现今对于各种念珠菌病表1IDSA2USPHS临床指南推荐分级系统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微生物实分级定义验室的作用;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防。推荐强度美国感染病学会2美国公共卫生事业局(IDSA2A使用依据充足USPHS)临床指南推荐分级系统见表1。B使用依据中等白念珠菌是口咽部和皮

4、肤念珠菌病最常见的病C使用依据不足原真菌,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所致侵袭性念珠菌病持续增多,尤其是危及生命的急性侵袭性念珠菌病。D不使用依据中等通常根据菌种可推测其对现有抗真菌药的敏感度,E不使用依据充足见表2,但菌株之间存在差异。例如,白念珠菌通常依据可靠度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敏感,但在HIV感染患者反复Ⅰ源于≥1个恰当的随机对照试验发作性口咽部念珠菌病和重症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中,该菌对吡咯类耐药者常见。因此,将吡咯类药敏Ⅱ源于:≥1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化临床试验;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应≥1个中心);多时间序列;非对照试验的戏剧性结果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

5、200040。作者简介:周颖杰(19802),女,住院医师,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Ⅲ源于权威专家的临床经验,或描述性研究,或通讯作者:李光辉,E2mail:liguanghui@fudan.edu.cn。专家委员会报道204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6月15日第6卷第3期ChinJInfectChemother,Jun.2006,Vol.6,No.3表2念珠菌属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度菌种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a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b白念珠菌SSSSSS热带念珠菌SSSSSS近平滑念珠菌SSSSSS(到I?)光滑念珠菌S2DD到RcS2DD到RdS到IaSS到I

6、eS克柔念珠菌RS2DD到RdS到IaI到RS到IeS葡萄牙念珠菌SSSSS到RfSI:中介;R:耐药;S:敏感;S2DD:剂量依赖性敏感。a:伏立康唑MICs的意义尚未明确,缺乏相关资料。b:对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micafungin和anidulafungin)无体外敏感试验判断标准。c:最近血培养分离菌株监测,15%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d:46%~53%的光滑念珠菌和31%克柔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e:基于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有相当部分的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度降低。f:尽管并非所有的菌株,但该菌株通常对两性霉素B耐药。近平滑念珠菌感染通常与静脉

7、导管相关(A2Ⅱ)。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拔除静脉导管可降低病死率(B2Ⅱ指适用于表1的2与其他真菌病不同,念珠菌病的治疗可以参考次分级,下同),尤其是非粒细胞缺乏患者。粒细胞缺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可以高度预测其乏患者,血行播散性念珠菌病可源于消化道。敏感度,并指导治疗。药敏试验主要用于指导非白初始药物治疗选用卡泊芬净、氟康唑、两性霉素念珠菌深部感染的治疗,尤其适于已经用吡咯类抗B及其含脂制剂,或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仅治疗真菌药物治疗而可能产生耐药的病例。最初5~6d使用两性霉素B)。严重感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