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

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

ID:38192106

大小:222.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_第1页
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_第2页
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_第3页
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支气管肺癌围化疗期的中医辨证施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庞德湘摘要:本文就肺癌围化疗期的命名、需要观察的主要症状、指标、化疗前后出现的不同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做了详细的分述。对于指导肺癌化疗前后的临床有较好的参考作用。概述:原发性支气管一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五年生存率在15%左右。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有75%患者在确诊时已处疾病晚期阶段(ⅢB期或Ⅳ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目前倡导多学科综合治

2、疗模式,旨在改善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延长生存期。既往较多文献报道,在肺癌化疗期间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完成率、临床缓解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QOL等作用,得到了证实。一、“围化疗期”概念化疗是现代抗癌治疗的三种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造成的全身性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同时也限制了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提高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性,降低毒副作用,是提高化疗疗效的主要努力方向。“围化疗期”的概念,在这之前还没有十分统一的标准,本人认为,在化疗开始前一周

3、到化疗周期数完成后4周内这一段时间,都应该算“围化疗期”。其理由是:l、化疗前1周,是为化疗做评估的重要阶段;2、有部分患者在这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需要调整,才能更好的给予化疗;3、化疗期间毒副作用明显;4、化疗疗程周期结束后4周,患者化疗的毒副作用症状才会有改善。二、围化疗期的主要临床观察指标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患者需要忍受一定的痛苦。所以,化疗患者需要承受癌症和化疗的双重打击,对于患者的生理、心理均有相当的挑战。观察指标:生命体征卡氏评分体重腹围皮肤毛发五官情况

4、皮肤毛发的颜色、弹性、燥滑等,五官的情况胃肠系统症状食欲食量大便情况恶心呕吐泛酸腹胀嘈杂易饥胃痛(寒、热、食、饥)喜欢热饮或冷饮等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吐痰量、色、质、味痰血咯血呼吸情况气急胸痛心慌心悸睡眠心电图情况头部症状头晕头胀其他主要症状:小便情况;腰酸、腿软、乏力、疲乏等可以按照中医的“十问”详细问诊,以及望、闻、舌、脉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指标注意肝肾功能、免疫指标等)肿瘤内科需要做的还有如下内容:(1)化疗前:入院介绍,包括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理、作息陪护制度,即临

5、床护理内容,并向患者讲解有关内容、入院评估、化疗前需要做的各项化验检查、目的、注意事项等;(2)化疗中:化疗中的饮食、用药原则、目的、方法、顺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评估自身因素、相关因素、潜在危险因素;(3)化疗后: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如白细胞降低的防治,运动的目的、时间、强度及注意事项等:(4)出院时:评价治疗的效果,出院指导包括休息、饮食、锻炼、复诊等。这些看似与医疗相关性不是十分紧密的问题,确是对病人有着主要影响的事情,特别是对心理的影响。三、围化疗期主要病因病机:略。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

6、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四、辨证论治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化疗前、化疗中、化疗结束后三个阶段论治:(一)化疗前的调理:1、肺气阴虚:咳嗽少痰,痰色多呈白色,质粘,少气懒言,手足偏凉,舌苔薄,脉弱。治以养阴生津。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炙桑皮、生地、百合、鱼腥草、生甘草、猫爪草、浮海石等2、脾胃虚弱:面色萎黄,疲乏无力,纳呆腹胀,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舌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缓弱。治以:培土生金。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白茯苓、白术、莲子肉、薏苡

7、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炙甘草、山药、神曲、浙贝、益智仁等。(二)化疗期的调理:化疗的毒副作用临床较为复杂,多以脾胃伤为主,继则耗气伤血,两者相互影响。临证多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为主,随证加减应用。1、胃肠道毒副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①脾胃虚弱: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闻食嗅气则欲吐,恶闻油腻醒味,舌苔白腻,脉缓滑。治法:以理气健脾、降逆止呕为主,此时应注意顾护胃气。主方:以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化裁应用。生晒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姜半夏、砂仁、红枣、生姜等。加减:舌苔厚腻酌加清热理气化湿之品,如苍

8、术、川连、青蒿等:此时尤其要重视气机通畅,要做到养肺阴而补脾胃,理气而不伤阴,补气而不壅堵,才能使脾胃健运。②胆胃不和:主证: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满闷,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治则:疏理肝胆之气,佐以降逆和胃主方:四七汤加减或黄连温胆汤加减。苏梗、厚朴、半夏、茯苓、陈皮、姜竹茹、黄连、生姜、大枣等。胸胁胀满,疼痛较甚者,加川楝子、香附、郁金、柴胡;呕吐酸水,心烦口渴,清肝和胃,辛开苦降一酌加左金丸、黄芩、栀子;舌有瘀斑,加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