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_张彦

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_张彦

ID:38193569

大小:238.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_张彦_第1页
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_张彦_第2页
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_张彦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_张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4#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第36卷第2期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张彦,董宝强,王富龙(辽宁中医药大学科技处,辽宁沈阳110032)摘要:目的:探讨经脉气血失常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脏腑功能失调的规律,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提供更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以5黄帝内经6等古典医籍为依据,加以总结、发展,同时结合现代有关经脉理论在剖析和汲取精华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结果:阐明了各经之间气血多少的盛衰关系以及经脉气血多少与脏腑功能失调的规律。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

2、关,各经之间气血多少异常变化是疾病发生的内因,其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关键词:经脉;气血;疾病;经络研究中图分类号:R22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09)02-0204-03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起运行气血的主导脉之间以及经脉气血与脏腑之间哪一些方面出现了非作用,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变化必然会引起经络系统出正常性改变都会引起相关脏腑间、经脉间以及经脉与现异常变化,集中表现为经脉病变、络脉病症和经筋证脏腑间的连锁反应,故十二经气血盛衰,影响着相关脏候以及相关脏腑证候。腑功能变化,

3、也影响着经脉循行所过之处的生理与病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受理。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病理状1多气多血之经态下的外邪性质、患病脏腑以及机体的反应状态等。多气多血之经有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因此,十二经气血分布的多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是111临床表现也不可能是一个/常0量。病理状态下脏腑之间、各经11111手阳明大肠经5灵枢#经脉6:/是动则病齿3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中风病证型的规范化研究尤其可以分析历代医家病案,因为其中有很多关于机中医治病是辨证论治为主,而且中医理

4、论认为任何体不适、痛苦症状的描述,并将其作为用药的指征,通疾病的/证0在疾病不同阶段是变化的,因此掌握它存在过消除症状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一定难度,故对证型的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因为只有412建立生命质量的评价标准与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正确辨证,才能谈得上正确论治,所以证型的规范化非在中医以往发展过程中没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常必要,这其中包括规律化(即在疾病过程中证型的演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只能以最为客观的指标来判断疗变的规律)和客观化(即用化验室指标、影像结果等来描效,即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为目的,从而提高患

5、者的生存述),借助于流行病学方法将有助于其发展。质量。生命质量指标的应用能够促进医疗向更全面的在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引入临床流行病学方方向发展,它是选择结局指标做为测定,是远期评定,法,可以使其证候分类、证候组合的依据更为科学、客不是应用某些当时指标来评定。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治观;并通过开展多中心、多层次的协作,在科学总结群疗方法的相对优势,能成为成本效益研究的方法。体经验的同时,对中风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病证,采用而最重要的是在临床疗效评定中应综合运用流行大样本对病例证候辨证进行规范化、定量化研究,并进病学群体因

6、果偏倚分析的方法标准化处理,排除各种一步用前瞻性对照研究以验证之,最终形成客观、可计偏倚(包括选择性、测量性、混淆性),并用临床流行病量、重复性好的辨证分型方案。因此对中风病证型的学重复、对照、随机三大原则,设计、衡量、评价(DME)标准化、科学化、规律化研究对于中风病的研究具有重三大功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三大步骤,以排除各种要意义。干扰和误差,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从而制定符合4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制定中风病的疗效评价体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并使其符合整个医学的发系展需求。411收集整理临床研究资料我们

7、可以合理借鉴流综上,应用流行病学理论研究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有关中医治临床症状、证候分型及疗效评价,既相互独立,但又不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资料,建立系统性分析信息库及能截然分开,四者相辅相成。我们用流行病学方法得系统评价所依托的协作网络组织,对其中高质量的文出中风病各独立症状的规律,找出客观全面的病因,充献进行系统评价,进行临床疗效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分认识其病机,进而得出符合实际的证型,从而制定相应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才能结合疗效的评价标准收稿日期:2008-06-23全面客观

8、的评价临床疗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使我们作者简介:张彦(1958-),男,辽宁庄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在充分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实验研究。方法促进中医的发展。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第36卷第2期#205#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21112足太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