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

ID:38193915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_第1页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_第2页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_第3页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_第4页
资源描述: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借鉴莫星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价值澄清理论是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广为流行的一种德育理论,对美国的德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批判传统道德教育的灌输和单纯内容的教授,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上。因此,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当前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拉思斯、哈明和西蒙,在他们合著的《价值与教学》一书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价值澄清理论和方

2、法。在当时美国多元化的社会现实的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在吸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和杜威的经验主义价值论等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桎梏,形成了一套具有强烈人本性和实践性的新颖的理论体系。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价值澄清理论及其特性对正处于社会思潮多元化、经济模式多样化条件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价值澄清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  1、时代背景  价值澄清理论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它的产生源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多变、思想意识的多样和传统道德教育的

3、无力。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变,战争的灾难、治安的混乱、各种思潮的撞击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失效给美国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单调乏味的价值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美国人们的个人内在要求,传统单一的社会价值观正被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所取代,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合理、正确的?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是适合个人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协调社会的多元化?为了解决和应对出现的新问题,价值澄清理论便应运而生。  2、思想基础  价值澄清理论在哲学上吸收了存在主义的自由思想,认为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只注重灌输和说教,限制了个人的

4、自由选择和反思能力,从而只形成了一种单一的价值观,所以价值的形成不应该依靠灌输,而是需要经过个人的自由选择、珍视选择、付出行动来实现的;在接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上,认为儿童是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在自身的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引导者”,所以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让儿童自由选择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价值观,发挥其自我实现的内在潜能;在教育理念上接受了杜威的经验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源于个人的经验,不同的经验造就不一样的价值观,而且个人的价值观会随着其生活经验的改变而改变。正是基于整和并优化了

5、各种不同的思想,价值澄清理论经过稳健的发展,最后自成一派,并且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采纳,成为当时美国最主要的道德理论之一。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内容  1、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人们也许通过经验获得指导行为的一般准则。这些准则往往能指导人们的生活,我们或许可称之为价值观。”①价值澄清理论并不在意形成了什么样的价值观,而是注重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源于个人的经验,不同的价值观是由不同的经验形成的,任何个人的经验的积累和更改都会导致价值观的改变。因而个人的价值观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可传授的

6、,它始终与形成和检验它们的经验相联系的,是通过个人对其经验的思考和评价而形成的,所以对经验的思考和评价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价值澄清的要素和对象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现在许多人很难‘重新振作起来’;决定似乎过于复杂,压力显得形形色色,变化看起来令人极为不安,结果有些人在困惑、冷漠或矛盾中挣扎,未能把握自己的价值观,无法独自发现有意义的和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②为了帮助这些人澄清他们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建议“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与价值有关的问题”③“更加审慎和全面地思索自己的价

7、值观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问题。”④帮助人们澄清价值的方法包括四个要素:“以生活为中心、对现实的认可、鼓励进一步思考、培养个人能力”。⑤通过价值澄清方法,可以对以下所描述的八种行为类型的人进行较好的价值指引。第一,“冷淡、倦怠和漠不关心的人”⑥,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总是那么的冷漠,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表现出消极、漠然的态度。第二,“总是幻想的人”⑦,这种人兴趣广泛,但做事朝三暮四,比较浮躁,缺乏作出价值决定的能力。第三,“极端反复无常的人”⑧,他们对选择感到恐惧,无力做出任何决定。第四,“自相矛盾的人”⑨,他们无

8、论做人做事都时刻处于矛盾之中,想法与现实往往互不相容。第五,“随波逐流的人”⑩,这类人缺乏思想,像幽灵般在生活的汪洋中随波游荡。第六,“盲从者”B11,他们没有目标,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只能服从他人。第七,“盲目反抗者”B12,这种人毫无理性可言,自己得不到的也希望别人失去,盲目地反对别人的观点。第八,“装腔作势或矫揉造作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