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

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

ID:38194187

大小:966.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7

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_第1页
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_第2页
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_第3页
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_第4页
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_第5页
资源描述:

《RTTW 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RTTW防火电缆敷设安装步骤及分支箱示意图(新叶电缆)1敷设安装1.1电缆的敷设、安装应严格遵守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1.2多芯防火电缆的相序区分方法(测电阻(导通)法):首先剥开防火电缆一端头,任选一相,做好标记为“A相”芯,将接线一端连在“A相”芯上,另外一端连在金属护套上(用接线夹或导线将“A相”芯与金属护套连通);然后在防火电缆的另一端用万用表测金属护套与各导电芯之间的电阻值。其测量值有两种可能,一种为无穷大,一种为接近零(低于100Ω,即导通)。如下图所示,当所测电阻值接近零(芯与金属护套间导通)时,黑色电笔所对应的导电

2、芯即为“A相”芯。同样步骤进行操作,可将其余线芯识别出来。1.3防火电缆的接头防火电缆安装过程中如果需在施工现场制作接头,可告知电缆制造厂商提供上门服务。中间接头需采用专门的附件将两根防火电缆连接起来,防火的等级与非接头处防火电缆部位相同。中间接头结构如下图所示:完工后的接头如下图所示:1.4防火电缆的支架及固定防火电缆在桥架中敷设,允许的跨距如下:a、水平吊架允许跨距——电缆外径≤20mm,允许跨距400mm;电缆外径>20mm,允许跨距800mm。b、垂直吊架允许跨距——电缆外径≤20mm,允许跨距1500mm;电缆外径>20mm,允许跨距1000mm。为防止单芯电缆

3、通交流电产生磁场在敷设环境下形成涡流:1单芯防火电缆绑扎严禁采用导磁材质,例如铁丝等,可采用尼龙扎带固定,如下图所示:2单芯防火电缆不能单根穿越导磁材料及闭合的任何形状的导磁构件,如果必须从钢管穿过,须在钢管上锯开一条缝,如下图所示:1.5防火电缆弯曲1防火电缆在弯曲敷设时,必须用直径不小于0.5m圆轮衬垫。2防火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15D(D为电缆外径)1.6防火电缆分割1在施工现场,防火电缆可以任意按需要长度分割,不必采用喷灯去湿;不小心端头浸水后,必须用热风将水分彻底吹干才能使用。2剥除铜护套时,可采用斜口钳朝电缆的轴线方向剪出一段破口,然后继续用斜口钳夹紧破口处铜

4、护套,将其朝防火轧纹螺旋线旋转方向转动,如下图所示:3严禁铜屑嵌入绝缘层,除肉眼查看外,应用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铜(金属)护套及导体),如果绝缘电阻不合格,说明铜(金属)护套的边刺,刺入绝缘中与导体接触,必须清除。1.7防火电缆接地A、多芯电缆铜(钢)护套一端或多处接地无特殊要求;B、单芯电缆铜(钢)护套应两端或多端接地,若要节能单端接地时,另一端必须采用绝缘隔离,防止人员碰触,避免电缆周围有可燃材质。C、电缆接地可用终端封套,也可用铜带,铜卡紧固在铜护套上,用铜导体引到接地点。若采用铁制卡件,必须镀锌、铬件。1.8防火电缆通电防火电缆两端已制作好的终端,在接到电气设备之

5、前,必须用千伏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在电缆两端接到电气设备上之后,对整个系统用千伏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0.5MΩ才可以通电。单芯电缆检测导体及铜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防火电缆绝缘电阻检测如下图所示:黑色线夹接其中一导电芯,其余导电芯及铜护套用铜线连接在一起接红色电笔,测量并记录绝缘电阻。更换其他导电芯接黑色线夹,重复以上步骤,即可测得各芯绝缘电阻。金属护套无机矿物绝缘柔性防火电缆的安装电柜授电配套桥架转弯敷设2.预分支电缆和电缆分支箱2.1预分支电缆2.1.1预分支电缆型号:FD-RTTW(或RTGW)—主干电缆规格/分支电缆规格2.1.2预分支电缆结构图耐火绝缘体预制

6、分支电缆安装图0.6~0.8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