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

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

ID:38198126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_第1页
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_第2页
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_第3页
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_第4页
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受“模型”的力量——“鸡兔同笼”教学新解许卫兵/执教朱乐平/评析【备课思考】“鸡兔同笼”作为一种经典名题,在国标新教材中,不少版本都有编排。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来让学生学会表格列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将之作为一道练习题来巩固“假设和替换”的策略;而人教版则是浓墨重彩,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用6个页码详细介绍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出处、多种解法及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还有名师在二年级用“画图法”、在六年级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生动地演绎它。近来,我在思考如下几个教学疑问时,也将目光聚焦到“鸡兔同笼”:一是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方

2、法有着一定的共性,但对数学的学习是否有着“属于数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不是应该在各年级的教学中有所渗透,到高年级有所明示,作为小学向初中在学习上的一种过渡?二是尽管“鸡兔同笼”各年级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且有着不同的目标指向,但对于六年级而言,是否可以用来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数学?好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数学时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是否与他们缺乏必要的“模型”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关?三是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中说:“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习者

3、逐步建立与发展分析模式、应用模式、建构模式与欣赏模式的能力”,我们怎样将这样的理性论断转化为可感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些数学问题所具有的“模型”的力量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在六年级进行了“鸡兔同笼”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尝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今天我们要研究——(生齐)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吗?生1:就是把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生2:鸡兔同笼是一种数学题目,就是告诉我们鸡和兔的头共有几只,脚共有几只,求鸡兔各有几只。师:是的,鸡兔同笼是一种数学问题(板书:问题)。早在1500多年以

4、前,我国的古典著作《孙子算经》中就记载着这样的数学趣题。(出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2足。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师: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生:鸡和兔共有8个头,22只脚。生:还有两个条件: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师:很好,你还看到隐藏着的两个条件。大家会解答这个问题吗?动笔试一试吧。不能解决的,也可以同桌先交流交流。二、尝试探究。1.自主练习,展示做法。生1:我先用22-8×2=6(只),我是想假设全部是鸡的话,8只鸡就有16只脚,而22减去16还多出6只。也就是有些兔也当成鸡了,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会少算2只脚,再用6÷2=3,就是

5、兔有3只,鸡有8-3=5只。师:大家听懂了吗?他是把鸡和兔全部假设成鸡了,这种方法(板书:方法)很不错。生2:我是全部假设成兔,总共有8×4-22=10(只)脚,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就会多算2只脚,再用10÷2=5(只),就是鸡有5只,兔有8-5=3只。师:这两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生:都是用的假设法。(板书:假设)师:还有和他们的解法不一样的吗?(学生还提出用方程、画图等方法解决,教师一一加以评价并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解法,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生1:我喜欢方程解法,因为方程顺着题目的意思想起来比较方便。生2:我喜欢画图的方法,因为画图既有趣又

6、方便,还特别好懂。师:这些解法各有各的特点,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优长也有缺陷。你们有没有发现,画图的方法、方程的方法和刚才这两位同学使用的假设法有共同的地方吗?生:都含有“假设”的意思。师:看得很准。“假设法”确实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典型思路。2.资料介绍,沟通联系。师:你想知道古人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屏幕显示:足数÷2-头数=兔数头数-兔数=鸡数)师:看起来很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古人解起来就这么简单啊。咱们用这种方法口算一下上面这道题,结果和我们刚才算的一样吗?学生口算,教师板书:22÷2-8=3(只)……兔8-3=5(只)…

7、…鸡师:老祖宗的方法真是太简单了,其中的道理你能讲清楚吗?(学生多人讲,但均说不清楚)师: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要理解它还真不容易呢。其实对这个问题,不但咱们中国人有研究,外国人对它也有关注,在匈牙利出生的美国教授波利亚,他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解释了这种解法的道理。(课件演示,教师相机解释):草地上有一群鸡兔在玩耍,突然,鸡对兔说:“我们的本领可大了,可以做金鸡独立”。说着每只鸡就抬起一只脚,只用一只脚站着。兔子们见了,也不甘示弱:“这有什么了不起,看看我们兔子作揖。”说完,每只兔就把两只前脚提起来,只留下两只后脚站着。哈哈,这下有趣了,原来的鸡都

8、变成了“独角鸡”,原来的兔都变成了“双脚兔”。看着图示,你发现什么了?生1:现在草地上鸡和兔的头数没变,站立的脚数只剩下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