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ID:38200607

大小:453.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_第1页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_第2页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_第3页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业遗产INDUSTRIALHERITAGE一、研究的必要性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人们普遍相信,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工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更进一步的工业哲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决条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件。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使得这一信念产生动摇;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是进入了一个被迅速成长的信息社会、国际交流与全球经济深深影响的新纪元,同时,可持续发展由于全球性的环境持续恶化而逐渐成为人类看待世界的基本共识。概括讲,从当王建国蒋楠前的发展趋势看,21世纪初的世界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2、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这样的时代背景直接引发了后工业社会迅速崛起,而工业社会摘要/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通过对则日益衰退,出现了一些学者所描述的“逆工业化”国内外该领域近年的发展前沿动向和实践的回顾,探讨了产业类历(Deindustrialization)现象。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意义,分析列举结构调整,城市中的传统制造业比重日趋下降,新兴产业逐渐取代了在

3、中国实施保护和改造再利用研究的基本内容,指出经由对产业传统的产业门类,制造业、运输业与仓储业持续衰退。金融、贸易、类历史建筑及地段实践层面上的实证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科技、信息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日趋成为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主性的改造设计方法、评估原则和技术规范要点为中国当前之必须。要职能。其次,随着生产技术、运输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关键词/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遗产保护改造再利用方法城市局部地区的建筑、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出中国现功能性的衰退。再者,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的扩展,AB

4、STRACT/Theprotectiveremodelingandreuseofindustrialhistoric导致原先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产业类用地被逐渐包围于城市的内部,buildingsandsitesisanimportantproblemurgentlyneededresolving.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土地区位价值的变化还造成级Thedevelopmenttrendandprojectpracticebothathomeandabroadonthistopicshowsusthenecessit

5、yandacademicsignificanceofthis差地租现象。表现为城市用地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不合理性。work.Itisamatterofgreaturgencytocomeupwiththedesignmethod上述种种因素导致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质量提oftechnicalamiability,thecriteriaofappraisalaswellasthekeypoints升的需求,大量的城市旧区地段面临更新改造,而其中产业用地往oftechnicalnormsbysubstantia

6、lcasestudyandpractice.往是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一座座高大的水塔、冶炼炉和厂房是在KEYWORDS/Industrialhistoricbuildingsandsites,Conservationofheritage,Remodelingandreuse,Method,China先前产业革命升腾时期的蒸汽动力中拔地而起,而今天这些建构筑物却正被人们所废弃。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更新中,西方一些城市产生了许多有缺陷的城市内部空间,使人们重新开始理解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意义,工业时代的文明遗存——产业

7、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究竟何去何从,成为建筑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1996年巴塞罗那国际建协(UIA)19届大会提出城市“模糊地段”(TerrainVague)概念,就明确包含诸如工业、铁路、码头等城市中被废弃的地段,指出此类地段需要保护、管理与再生。近半个世纪来,对产业类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影响范围波及全球。事实上,这些产业废弃景观中的产业建筑不仅有其珍贵的历史价值需要挖掘研究,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改造再利用的现实价值。作为物质载体,产业历史建筑及地段见证了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8、对其的关注反映出城市发展模式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辩证回归。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也给我们提供了具有文化、经济与生态价值的思路。事实上,对待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方式是文明的一种度量。我国产业建筑遗产拥有丰富的空间形态类型,各个历史时期的产业建筑及空间特色亦具显著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和文化意义。如见证南京近代工业化进程的金陵制造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