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

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

ID:38201421

大小:51.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_第1页
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_第2页
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_第3页
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第3期贵州民族研究No.3,2010(第31卷总第133期)GuizhouEthnicStudies(Vol.31.General.No.133)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王兆春(毕节学院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贵州·毕节551700)摘要:毕节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时表现为多语源重叠的历史层次;在地名覆盖下的语言底层中,存在着重要的语言发展史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毕节汉语方言地名中存在大量源于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这是频繁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影响最终会溢出语言本身,进入社会风俗与民族文化的领域

2、。关键词:毕节;彝语地名;历史层次;语言接触;民族文化中国分类号:K928.6.7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0)03-0090-04ThediscussionofGeographicalNameYiDialectofBijieWANGZhao—chun(BijieUniversity,Bijie,Guizhou551700,China)Abstract:ThegeographicalnameofBijiehasadeephistoricsediment,sometimesitbegavesthat

3、ithasoverlappinglanguagehistoriclevel;inthebottomlanguagecoveredbygeographical,thereisalotofimportantinformationofthelanguagehistoryandlargeofcultureinformation,thedialectgeographicalnameinBijiehaslotsofwordsborrowedfromminoritylanguagesuchasYIdialect,thisisaresultof

4、frequentlylanguagecontracting,andtheinfluencewillgooutofthelanguageitselffinally,enteringtosocietycustomandthenationalculturefield.Keywords:Bijie,thegeographicalnameofYidialect,historiclevel,languagecontracting;nationalculture前言毕节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腹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地地貌,山、谷、箐、坪、坝、

5、岩、坡、坎、顶、坳、河、湖、海(海子)、塘、湾、洞、溪、渡、沟、井、窝等,表达了毕节丰富的地貌景观和地名构成要素。因此,毕节地名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毕节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古老土地,从秦汉时[1]期的“汉阳”、“平夷”到晋代“平蛮郡”,到元代的“毕节驿”,再到明代的毕节卫、清代的毕节县等,中原民族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交往接触就几乎没有停止过。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毕节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时表现为多语源重叠的历史层次;毕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毕节汉语方言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和交往广泛而深刻。由此可知,

6、毕节方言地名成为毕节汉语方言多元化特征的力证。一、汉、彝语言的长期接触与毕节方言地名词的形成毕节方言词汇系统中的地名词,蕴藏着毕节汉语方言形成发展的重要信息,在地名覆盖下的语言底层中,存在着重要的语言发展史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毕节汉语方言地名中存在大量源于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正是频繁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中原王朝早期总是试图以政治或军事手段来加强对所谓“蛮夷之地”的控制,而这种方式除了遭到不断的抵抗外,也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文收稿日期:2009-09-12基金项目:毕节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71014)。

7、[作者]王兆春,男(1965—),贵州毕节人,毕节学院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成员,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90·王兆春:毕节方言中的彝语地名讨论化交流,但这种交流是有限的和非主流的,直至明初的“调北征南”军事行动,清代的“改土归流”举措,以及伴随始终的军屯、民屯、商屯制度,保证了移民浪潮的长期性、连续性和规模化,彻底改变了水西地区原有的人口结构。汉语作为移民带来的语言,随着人口结构的优势而最终成为当地各族交流的[2]通用语言,正如索绪尔所说:“它把一种语言移植到不同的环境,结果引起了这种语言的变化。”在这

8、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两个方向:一是语言外部要素(如政治、军事)是否影响到语言内部机构的变化?二是透过语言地名符号的变更,提取出底层的文化信息。毕节方言地名词始终处在各重大历史时期的交汇影响之中,就地名词而言,其词的构成方式,词的来源,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