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技巧

申论写作技巧

ID:38202492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申论写作技巧_第1页
申论写作技巧_第2页
申论写作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申论写作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种实用拟题方法(一)概括材料主题  写文章前肯定是先读完材料和问题,在阅读完材料和问题后,你就会明了整个申论材料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围绕申论材料主题,对其加以归纳概括,切合题意,就能拟制出标题。《以创意为突破口,实现文化的产业价值》(二)总结文章内容  先写完文章,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精炼的标题。这种方法拟出来的标题非常切合文意,很少出现文题不符、偏题、跑题现象,适用于“喜欢先写完文章内容,再回过头去拟标题”的考生。  示例:  一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文章内容是这样的:文章开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2、性和重要价值。第二段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引发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观点。接下来,拟制几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最后,照应文章开头、标题和观点,总结全篇。  通过总结文章内容,可以拟制出如下标题:  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让保护“非遗”的火炬在掌心传递》  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息把文明的火种播撒大地》  中公点拨:标题紧扣文章内容和中心,将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体现出来,拟制的切合文意,文采飞扬。  (三)化用熟语典故  谚语、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熟语

3、可以说是经过历代验证过的沉淀和精华,如能切合主题、文意,恰当地运用到申论标题中,会起到一鸣惊人的作用。  由于这些词语都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用其在本来语境,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  示例:  ①俭以立国,勤以兴政  ②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  ③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  点拨:  前者化用格言,表明“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亦婉转表明对反

4、腐倡廉的提倡;第二个化用儒家名言,并以个人和政府(政治)作对比,突出政府诚信的重要性;后者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  (四)引入新词、流行语  将时政新词、网络热词、社会最新流行语融入标题,以新词为标题点睛,用得巧妙贴切,可显示作答者知识的广博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并增加标题的内涵和趣味,引起加分的效果。  示例:  ①低碳发展频借力,弯道超车好前行  ②让“楼脆脆”不再动摇政府的公信力  点拨:  标题运用了新概念、网络流行语,用词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既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紧

5、扣作答情境与要求,又展示了作答者较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和文字技巧,容易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博得较好的第一印象。  (五)借用修辞手法  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标题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概括中心论点,拟制出的标题,具有文采和表现力。  示例:  ①文化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②扩大内需促增长,政策油门不放松  ③软实力需要“硬功夫”  点拨:  前两个用比喻的形式,形象、贴切;第三个利用对比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六)展现前后承接  在高水平的政论文章、领导讲话稿中多用,标题前后两部分并列,在意思

6、上有承接关系。有时每个部分含有的语素对称,甚至上下句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对仗,平仄协调。但一般情况下,只是语素形式和词语意义的对称,不要求严格对仗,符合一般文章标题的特点就可以了。  示例:  ①把住绿色开关,改善人居环境  ②实施平安大省战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点拨:  前后两句词性基本相同,意思上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并且主题、观点等都蕴含其中,非常符合申论文章的标题。一、申论大作文最保险的写法有三大法则  1、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和主要分论点;  2、论据综合运用材料提供的现成

7、理论和案例;  3、以考生自己熟悉的理论和热点案例加强论证。  二、一个关键:文章的立意和主张  一篇好的申论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论点和若干分论点作为骨架。接下来才是找论据,并论证之。申论文章大多数是话题文章,这就决定了不能主观随便的提出论点,而必须严格从题干要求和材料中引申出来。 1、论点的生成  题目要求和给定材料是申论论点的两个来源。大多数申论的题目要求,往往规定了文章的中心主题。文章的分论点可以从给定材料中总归纳出来。  例:2011年4月联考卷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8、)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  (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3)不少于800字。  第一步:分析题干,确定中心论点  本文要求以“家底”为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概括“家底”一词的内涵。通观材料,都是围绕人口普查的项目和其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的,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