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

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

ID:38205391

大小:479.2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_第1页
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_第2页
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_第3页
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_第4页
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纺织经纱上浆的进展和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纺织工程TemlIeEngineerlng围图国国△醯的迸展和建议东华大学周永元摘要:就经纱上浆机理、上浆方式和浆料应用3个方面的国内外进展情况作了回顾与分析。说明在这个领域内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差距还不是很大。文中也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些个人看法,供参考。过去,经纱上浆目的是增强、保伸与耐磨,然而近2}o年来,在我国已公认上浆目的是耐磨和贴伏毛羽。上浆方式过去有溶剂上浆、泡沫上浆、高压上浆等。近年来,主要进展是在预湿上浆、冷上浆、拖浆式上浆和在线检测等方面。近年来,在新浆料的开发与研究方面,可以说进展不大,估计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也不会有惊人的新浆料出现。现在国内外

2、主要使用的仍然是变性淀粉、聚乙烯醇和丙烯酸类等三大类浆料。关键词:浆纱;浆料;上浆工艺;计算机监控中图分类号:,rs105.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025(2001)05.0llO.06近10年来在纺织经纱上浆领域中,无论在浆料开发和应用方面,还是在上浆方式与上浆工艺方面,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倾注着许多力量,并开展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这个领域中,开发浆料或更新上浆方式时,首要考虑的是环保与成本因素。织机已由有梭进展到以无梭为主体,引纬速率已从200~300纬,min提高到喷气织机的600~800纬/min、喷水织机的900~1300纬/IIlin,而多相织机己可达到2

3、500纬/IIlin。目前上浆的经纱不仅有很粗的低支纱,还有很细的1008—1208支的高支纱,织物的紧度变化也很大。它们对经纱上浆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完美的、稳定的、能再现的可织性。1经纱上浆目的与机理的沿革1.1经纱上浆主要考虑耐磨和贴伏毛羽过去,经纱上浆目的是增强、保伸与耐磨,因此纺织厂考核浆纱的主要质量指标是增强率与保仲率。然而近20年来,在我国已公认上浆目的是耐磨和贴伏毛羽,因此在评价经纱上浆效果时,已用粘附力、耐磨次数和毛羽减少率等指标。在探索与开发新浆料时,常用化工上的相似相容原理,判别纤维材料与浆料之间的粘附性”】。1999年美国AATcc(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召开的

4、上浆专题研讨会[21研讨了纤维与浆料问的粘附性的判别问题,认为经纱上浆主要目的应是提高浆纱耐磨性,注意浆料与纤维材料之问的亲和力。会上美国ABCO公司明确提出用溶解度参数来判别,他们认为纤维与浆料作者简介:周永元,男,1935年生,教授,上海,20005111。I纺织导报2∞1Nn5的溶解度参数值越接近,则它们之间的粘附力越大,因而可用溶解度参数差值预测纤维与浆料问的粘附力,这与我们用相似相容原理判别是一致的。1.2辅助材料的作用由于主体浆料(粘着剂)总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浆液调配中常需添加辅助材料。过去添加的种类可达7、8种,添加量一般为粘着剂重量的10%~20%,但在使用不当时常会有一定

5、的负面效应。因此现在已提出,浆液中辅助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用得越少越好。80年代初国内曾提出滑石粉是一种增加纱线和机件之间磨损的不良辅助材料,90年代滑石粉已极少用在经纱上浆中了。最近德国和美国有多篇报道文章口1及实验、生产实践证实了润滑剂的二面性:使用润滑剂本意是欲减少纱线与金属、纱线与纱线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浆纱耐磨性。这在后上蜡或后上油的使用方式中,确实如此。但将润滑剂掺和到浆液中使用时,它的作用却是降低了浆纱的表1上浆方式研究概况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纺织工程TemIIeEngineerlng称为MA上浆技术(Minimum一1iquorApplicationTechnique)。对不能承受过

6、大的张力和伸长的纱线(例如羊毛纱、粘胶纱)来说,确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上浆方式。其上浆过程如图3所示。它没有浸渍,也没有压浆,主要靠经纱压向拖浆辊表面吸到浆液。因此经纱与拖浆辊的接触角、接触压力、经纱与拖浆辊的速度和接触时间、浆液粘度等都是关键因素。同时要求所用浆液要有较高的浓度,显然,吸浆量不会很大,上浆温度也可较低(45℃)。据称,在上浆率比传统上浆方法低38%的情况下,仍有同样的织造效果。也有专用商品浆料用于这种上浆方式,其主要成份是低粘度、低分子量的聚乙烯醇,也有用其他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并配有润湿剂和防腐剂等。据介绍用于T/C混纺纱上浆有很好效果。2.4在线检测与监控呤·121众所周

7、知,浆纱质量是织造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浆纱机的计算机质量监控,是各个机械制造商所必须考虑的,也是纺织厂越来越关注的。现有的国内外浆纱,几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质量指标用计算机监控的,但能兼顾全面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的还不多。其中suckerMuller的“Pr0一Size”和“TelecoU”系统较为完善,都采用在线检测与控制。国内的浆纱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台具有智能计算机控制的现代化浆纱机,必须保证织轴上的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