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雷电产生与防护连载三

浅谈雷电产生与防护连载三

ID:38208449

大小:205.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浅谈雷电产生与防护连载三_第1页
浅谈雷电产生与防护连载三_第2页
浅谈雷电产生与防护连载三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雷电产生与防护连载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架桥芯片连通制造-14通过实验测试,在地面附近大气的电导率约为3×10西门子/米,且随0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知地球表面指向地心的电流密度j大小为jE(1)0故从大气流向地球表面的总电流强都I为2Ij4R(2)3上式中R为地球半径,R=6400公里,由此可求得I的值约为1.5×10(A)。根据(2)式,我们可以把地球看成是一个正在充电的电容,由于充电电流基本是恒定的,如果按照电工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地球表面的电位将会不断升高,电位的升高又将会使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升高,如此以往,地球表面的电位将会无

2、限升高,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也会无限升高,这是不可能的。根据电流稳定的条件:流进某物体的电流等于从此物体中流出的电流,即:jds0,如果地球表面的电位不会无限升高,那么,流进地球的电流到哪里s去了呢?这个问题根据现有的电磁学理论是无法解释清楚的。我们只能认为:宇宙空间时刻都在向地球辐射带电物质(微粒子),这些带电微粒子在不断以电流的方式注入地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地球的其它物质进行重新组合,重新组合成一种新的物质;当这些带电微粒子与地球的其它物质重新组合成一种新的物质之后,电流也就随之消失了。这就是说,流

3、进地球的电流是由于带电微粒子注入地球时产生的。如果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是恒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地球表面的电场强度,看成是位于球心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一个半径为R的球表面的散度。根应用架桥芯片连通制造据高斯定理QDE(R)ds可求得地球带的总电荷为:S25QE(R)dsE(R)4R4.610(库伦)——(3)00S上面式中,Q为地球带的总电荷,D为电通密度,D=E,为真空的介0012电常数,8.8510(F/m),E为电场强度,E(R)=100V/m,R为地03球的半径,R

4、=6400×10m。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把地球假说成一个空心球,并把电荷集中在地球的中心,这与现实有很大的出入。在现实中,地球中心的电位应该是等于0的,电场强度也应该是等于0的,但上面假说,并不影响我们对地球带电这种现象的分析。另外,我们在进行电路分析或计算时,经常把大地的电位定义为0,这种假设,虽然与实际情况中地球是个带电体有出入,但在这里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在稳定的电场中,电位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其绝对值与电位0点坐标的选择有关;地球可视为一个大导体,其电位可视为一个恒量,把大地的电位定义为0,可使电路分

5、析和计算带来很多方便,但最后计算结果,还应该放回到原来定义的坐标系中进行坐标变换处理。根据(3)的计算结果,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是一个孤立球体的电容,则其带电的电位U0为:5Q4.5106U60010(伏)(4)06C708100如果把地球与电离层看成一个电容器(C=1.1F),则地球表面的电位Ur为:5U4.110(伏)(5)r由此可知,宇宙空间就是这样通过向地球不断辐射带电微粒子,相当于每秒钟给地球提供约615兆焦耳的能量,而其中一部分能量会转化为雷电。实际上,应用架桥芯片连通制造陨石

6、经常落到地球上,就是宇宙空间不断地向地球辐射带电微粒子的佐证,只不过是,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体积越小,其落地的频率就越高,密度也越高。由于带电微粒子不断地辐射到地球,在带电微粒子还没有完全被复合之前,这些带电微粒子会使地球表面带电,从而使地球表面存在一个很强的电场。当太阳光把地表面的水加热蒸发到空中变成云后,云朵就会被电场极化带电。使云朵的底部带正电,顶部带负电,云朵的中间不带正电。这时,虽然云朵被电场极化带电,但就整体而言,云朵还是属于电中性的,即,云朵带的正负电在数值上完全相等,如图3-(a)。但当风把极化

7、带电的云朵吹散的时后,比如一分为二,云朵就会由极化带电变成分离带电,使其中的一朵云带正电,另一朵云带负电,如图3-(b)。在电场力和热空气上升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分离带电的云,电极性相同的,一般被分布在同一高度空中的概率相对会比较大;这样,在风力的作用下,同一高度,且电极性相同的云,会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使能量更集中和电位升得更高;在雷雨天,一般云的密度都比较高,风力也很大,这样,相同极性的云就会越积越厚,其积累的电荷也越来越多,电位将变得越来越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