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品德与生活》教学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ID:38215146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7

《品德与生活》教学需关注的几个问题_第1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需关注的几个问题_第2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需关注的几个问题_第3页
《品德与生活》教学需关注的几个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教学需关注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与生活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闫学坤、张大龙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三维目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摘要:品德与生活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增设的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品德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使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形式化的倾向,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广大教师努力创设

2、适宜的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使儿童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品德与生活教学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成绩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少数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致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甚至于把新课程理念与某些片面的教育观点简单的等同起来,继而引发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应当引起我们关注。一、片面追求单一目标,而忽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比较完

3、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为、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体现了课堂教学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三维目标不是三大块,而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存在,它随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萌生、发展、变化,并逐渐形成。它完全渗透于师生活动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的课堂上,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积极的、快乐的热爱学习的时空,要有意识的把激发学生的学习

4、兴趣自觉化。如教学“环境保护”这一教学内容时,如果单靠教师讲解怎样爱护环境,学生只能机械的接受,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换一种思路,先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环境被污染和被破坏情况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再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够感受到环境的好坏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保护和治理环境刻不容缓,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他们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生动、实际的,并且较好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片面追求活动形式,而忽视了实效性  品德与

5、生活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活动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它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的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活动化教学,倡导采用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但是在实施活动化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无实效性;二是活动的目的性不强。致使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不顾教学实际效果,片面追求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的做法。如有的教师为了刻意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些与教

6、学内容无关的游戏活动,表面上看这些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气氛热烈,但实质上是低效的,是偏离教学主题的。如两位教师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同时讲《种下小小心愿》一课,其中一位教师整节课都在和学生一起种种子,指导学生具体操作,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另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种下种子后,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愿“种”在成长盒里,并鼓励学生努力把自己的愿望变成现实。第一位教师培养了学生种植的兴趣,掌握了种植的方法。第二位教师在此基础上把植物生长的过程迁移到人的成长过程上,通过让学生播种自己的小心愿,来体验自己成长、进步的快乐,寓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

7、品德课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德育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不是越多越好,活动不仅要有表面的热闹,更要有学生思想火花的闪现、心灵的共鸣,教师在预设活动时,要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教学内容为主题,只有这样,教师在适应新课程的路上才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三、过分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有主见地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结论和前人的经验,忽视学生的经验与体会。现阶段的小学生是在电视机、互联网前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独立

8、意识和自主意识强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少年儿童,他们知识面广,遇事有自己的见解。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充分承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