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

ID:38215425

大小:1.0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_第1页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_第2页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_第3页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_第4页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第4期贵州民族研究No4,2007(第27卷总第116期)GuizhouEthnicStudies(Vol27GeneralNo.116)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吴其付(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藏彝走廊既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又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藏彝走廊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景观。遗产廊道是一种区域性的线性文化景观。本文运用遗产廊道的理念,对藏彝走廊的遗产廊道的构建策略及意

2、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力图通过对遗产廊道的构建,实现藏彝走廊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关键词:藏彝走廊;遗产廊道;文化线路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4-0048-06Tibetan-Yi-CorridorandConstructionofHeritageCorridorWUQi-fu(SchoolofTourism,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China)Abstract:Tibetan-Yi

3、-Corridorisnotonlytheimportantchannelsofancientethnicmigration,butalsotheimportantchannelsofculturalintercommunionandgoodstrade.Alongwiththehistorydeveloped,Tibetan-Yi-Corridorgestatestheparticularethnicculturallandscapesintheuniquegeographicalenvironment.

4、HeritagecorridorisregionallinearityculturallandscapeThispaperappliestheconceptofheritagecorridoranddiscussestheconstructionofheritagecorridoranditssignificance.Theauthortrieshardtocombinerecreationandtourismdevelopmentwithecologicalrestorationandculturalco

5、nservationbytheheritagecorridorconstructioninTibetan-Yi-Corridor.Keywords:Tibetan-Yi-Corridor;HeritageCorridor;CulturalRoutes中国民族学先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族群流动和民族文化交流的三大走廊(西北走廊、藏彝走廊、岭北走廊),揭示了中国古代民族迁徙的普遍现象,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三大走廊中,藏彝走廊被誉为民族学的黄金地带,最为学者们关注,研究成果也格外突出。近年来,藏彝走廊研究热潮再度

6、兴起,突出体现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连续两期组织学者们对藏彝走廊进行了专题研究。虽然学者们运用了新的理论方法对藏彝走廊进行深入研究,但仍旧难以突破原有的藩篱。本文试图借用遗产廊道这种新的遗产保护方法,来探讨藏彝走廊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收稿日期:2007-05-03。[作者]吴其付(1976),男,四川资中人,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专业200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管理。48吴其付: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一、藏彝走廊概念及价值藏彝走廊是一个民族区域概念

7、,大体包括北自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向南经过四川西部、西藏东[1]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但这一地理范围过于笼统,不易把握。因此,李星星通过实地考察,对藏彝走廊的区域范围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他认为藏彝走廊的地理坐标大体在东经97105度、北纬2535度之间,直线距离南北长约1200公里,东西宽约750公里。其范围是北起甘青交界的西倾山南侧及阿尼马卿山和岷山北侧,大体在青海黄河、甘南洮河至陇南西汉水一线,南抵滇西高黎贡山、怒山及石岭南端,以及金沙江南侧至乌蒙山西侧一线,西界沿巴颜喀拉山

8、西侧,南抵横断山系西北之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宁静山之北端,其东界自岷山东侧沿龙门山、邛[2]崃山、大凉山东侧,直抵乌蒙山以西。包括剑门蜀道(阴平道)、丝绸之路(河南道)、茶马古道等三条商贸要道。藏彝走廊内流淌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六条大江。河流是人类迁徙的通道,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藏彝走廊内的六条河流既是古代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又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随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