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ID:38221317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_第1页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_第2页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_第3页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_第4页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1.2米宽1.05米18874130919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一、投放优良、抗病力强的鱼种。进购同一个鱼场或同一个种池的鱼,鱼种规格尽量大体相同,切忌一池鱼种七拼八凑。鱼种的大小规格、肥满度、抗病力及适应水体环境等情况不同,会造成饲养管理上困难,引起鱼种染病死亡。二、搞好合理混养和密养。合理的混养和密养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也可预防鱼病。不同种的鱼类对同一种疾病的感染性有所不同,不会一起发病。混养20%的滤食性鱼类(鲢、鳙鱼)能将过量的浮游生物(藻类、寄生虫动物)滤食掉,可防止发生绿皮水(蓝绿藻过量)。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大大减少养殖鱼类的病害。在混养情况下,应注意防止鱼

2、口过密。过密容易使鱼类因抢食接触摩擦导致体表受伤,病原体感染机会增加。三、做到“四消”:即对鱼塘、鱼种、投喂食台、水体进行消毒。每亩1米水深的鱼塘可用山茶麸50公斤,打碎浸水发酵,二天后全塘池泼洒(根据水的深浅可增减山茶麸的用量)。山茶麸含皂角甙毒素,可杀死野杂鱼的寄生虫和某些菌类,毒性过后山茶麸粉是鱼种苗喜食的营养饲料。在泼洒山茶麸的同时,每亩1米水深放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根据水的深浅可增减生石灰的用量)。生石灰可杀病毒、细菌、寄生虫,调节酸碱度,中和酸性,改良水质,释放营养素。鱼种放养前,最好用5%的盐水先将鱼种体表浸洗消毒(冬春季节最好用5%的治霉灵溶

3、液浸洗消毒),然后再下塘。其方法是:将鱼种放在规定浓度的药物消毒液内,经过适当的时间浴洗(浴洗时间,要根据鱼种大小、体质、种类、水温高低等情况而定),以最短时间将鱼体表病原体杀死为标准。饵料台是用竹蔑、芦席、塑料、木柱等制成的,在水中长时间浸泡,表面会附上许多污物和细菌虫卵,应定期(夏秋高温季节每10天,冬春季每20天)拿上岸清洗干净,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杀死细菌和虫卵。同时在食台四周泼洒漂白粉进行消毒。夏秋高温鱼病流行季节,每日都要将残饵杂物消除干净,每7~10天用漂白粉0.5公斤化水对食场周围消毒一次,每20天对每亩1米水深用漂白粉1公斤化水全塘消毒一次。四、

4、做到“四定”:即坚持投饲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定”的内容应根据季节、气候、水温、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定质”是指饲料质量新鲜、干净,保持合理的营养素。决不能投喂含有病原体或霉烂变质的食物(如烂草或腐烂变质的臭螺蛳)。在鱼病发生期间,对饵料要进行消毒。颗粒配合饵料则要加入预防鱼病的内服药饵(如鱼必康、强克33、出血平等)。“定量”是指每天投喂饵料的数量要均匀适当,根据鱼类生长需要逐步适当增加。一般来讲,投饵后以4个小时左右吃完为原则。颗粒饲料和无饵料台的其它饵料,以投下去1~2个小时吃完为好。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或不投;天气凉爽多投,闷热天少投;鱼群无浮头现象多

5、投,有浮头现象少投或不投;即将进行操作拉网时少投;夏秋季酷热天气上午多投,下午少投;有的鱼类晚上还有趋光性(如虾、鳗鲡等),晚上8时天气好时还要投喂一些。如有吃剩的残饵(残草),应及时捞取干净,不要让其在水中腐烂败坏水质。“定位”是指要有固定的食场。食场、饵料台要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不要随意挪动。食场最好设在投饵方便、向阳的塘边,这样可使鱼群养成一个到时就游到食场等候吃食饵料习惯(动物的条件反射作用),便于观察鱼类动态和做好防治鱼病工作。“定时”是指每天投饵要有一定的时间。在池塘、水库网箱养鱼中,一天投喂两次,一般在上午8~9时、下午3~4时,以养成鱼类定时吃食的习惯,

6、提高饵料利用率。这个时间可随着季节、气候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5.改善池水环境。养鱼水质总的要求“肥、活、嫩、爽”。也就是水质肥,天然生物饵料多而又清爽,不混浊,有一定的透明度(25~35厘米),溶氧量高,能满足鱼群对溶氧的要求,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以下几种措施可达到要求:①培育肥水。施肥不仅是增加饵料生物的手段,而且还是改良水质的重要手段。施肥选用发酵腐熟了的人畜粪有机肥为好,一般不施用化肥(因化肥或多或少含有其它有毒重金属元素,久而久之容易累积成破坏水质稳定的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②加注新水。池水浓墨混浊,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鱼类食欲减退或发生浮头,应加注新

7、水换排老水,使水质肥爽。加注新水是因为新水带氧和可补充水中缺少的某些营养盐,还可冲淡池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生物代谢的有毒产物),保持池水所含生物成分的平衡,消除减弱老水的不良影响。5~9月,夏秋高温鱼种生长旺季,一般7~10天加注一次,早春和晚秋时间段10~15天加注一次,每次在原水位上加高或换水20~30厘米。③种植水生植物。由于禽畜排泄物落塘及残饵、水生动物排泄物经细菌分解,产生氨、亚硝酸盐及其它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恶化,引起鱼类浮头、染病死亡。每亩鱼池在向阳避风处用竹木打桩圈围50~60平方米水面,种植水生植物水浮莲、水浮萍等,经过这些植物发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