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ID:38224781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_第1页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_第2页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_第3页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一》早期进入市场策略1.早期进入市场策略分析早期指领先于其他厂商而率先在市场上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一时期往往对应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投入期,市场存在高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但早期进入市场能形成一种竞争优势,即能建立并提高该行业的进入壁垒,防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从而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早期在市场中赢得一定的忠实客户,通过这些客户又可能对其他潜在的客户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对于全新产品或技术更新迅速的产品,早期进入市场的产品往往会成为或被默认为该行业的标准。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推出个人计算机的厂商,它的计算机产品

2、被业界认为是“正宗的”,而后来的COMPAQ(康柏)等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都被称为“兼容机”。不论新产品和它要满足的需要是否基于价格或技术等,早期进入者总是有机会建立进入壁垒的。这些壁垒可以建立在规模经济、经济效应、进入后的营销计划修正、产品、生产与技术的继续改进等方面。2.早期进入市场的营销组合但同时,早期进入者也会面临一些问题。由于市场是新的,广告和推销的重点必然会放在介绍产品的功能或该产品能满足的需要等方面,这对于后来者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便宜,他们进入市场时可省下放在介绍产品方面的广告费用,而直接进行市场占领。另外,市场的原始开拓可能会使早期进入者产生资金、人员等方面的缺乏。万

3、燕是国内第一家开发VCD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厂商,但由于其在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它没有了供应市场的能力而痛失机遇,并最终以倒闭告终。那么,早期进入市场应该采取何种定价策略呢?撇脂和渗透是我们熟知的两种方案。一般来说,在产品成本以可变成本为主时,适于采用撇脂战略,如电子消费品和产业用品。这时,分销网点应该受到限制,以保护高价格;在固定成本很高时,适于采用渗透战略,如果追求广阔的细分市场,则进行的广泛的分销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交易导向的促销上多花些费用。当然,由于营销费用高,利润较低,所以显得比较昂贵。由于新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所以对于早期进入者来说,没有太大的

4、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阻止对手的进入,而把钱花在自身的产品开发和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显得更为明智。或许通过发放许可证或其他手段来鼓励某些竞争者的进入可能是合适的,给定新兴阶段的一些特征,厂商往往可通过其他厂商拼命地出售行业产品并援助技术发展而受益。 《二》同期进入市场策略同期是指与其它厂商同时或在十分接近的时间里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在这段时间,是否能成为第一对于市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在消费者对一种新的品牌和产品没有形成偏好之前,先进入者没有来得及建立进入壁垒,稍后进入的厂商与之前进入的厂商是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这里的厂商往往是重要的竞争对手,而同期所指的时间长度也因

5、不同行业不同产品而不同。在品牌繁殖明显的市场中,当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比较容易得到时,同期进入市场策略是较好的,因为可以迅速针对对手的举动采取防御或进攻的措施,以此削弱对手的开发可能造成的潜在优势,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在多元产品市场的情况下,同期进入可被用为一种进攻策略。反过来,如果知道对手是稍后进入者,并且善于迅速仿效,则可因热利导地将竞争者的注意力从比较重要的市场吸引到较小的市场去。这一时期要重视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因为一旦细分市场把握不准,就可能失掉时机。 《三》晚期进入市场策略  晚期是指在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后,再将自己的新产品推向市场。这意味着推迟新产品的市场投放日期,以达到

6、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目的。当然,也有可能由于产品开发的时间比对手晚而被迫晚于对手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在这里,善于学习对手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1、晚期进入优势  为什么要晚期进入市场呢?从早期进入策略中,我们分析了早期进入的两个缺点,即原始市场开拓的风险和成本大。如果企业的流动资金不是很充裕,则进行原始市场的开拓一旦失败就可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如万燕的失败。晚期进入一方面可以避免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对手的经验,发现消费者的偏好,从而更好的改进新产品,找准目标市场,同时也节约了潜在成本。  除了善于学习,晚期进入策略的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是要通过对手的市场开拓和对消费者偏好的了解发现自己

7、新产品的特点和可能的消费者,还要善于发现未被开拓的细分市场,记住,之所以采取晚期进入是为了取得长期竞争优势。  采用晚期进入市场策略的例子很多,如VCD市场的新科。值得一提的是IBM近些年正是采用这种市场策略而扭转了其难堪的经营状况。IBM一直注视着美国硅谷的“开拓者”们,一旦他们有什么新产品推出,IBM便紧随推出针对性的改进产品,由于“开拓者”产品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因而IBM公司的改进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人戏称IBM为“快老二”。  2、晚期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