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ID:3822655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正德厚学”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

2、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

3、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

4、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四、课程结构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活技能类:通过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  身心素质类: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

5、理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类:通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  五、选课方法  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  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根据学生第一、第二志愿,学校调整各

6、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原则上组班不超过50人,低于20人不开班。  4、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六、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教师学期综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评分  B——年级考核组评分(年级

7、组长、备课组长)  C——学生评价分(每班抽取优生、中生、后进生进行评价,取平均分)  D——教导处学期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分  E——教学成果评价分  2、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七、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

8、结反馈。  1、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等,以便于规划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