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思者与思考者

想思者与思考者

ID:38229901

大小:137.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想思者与思考者_第1页
想思者与思考者_第2页
想思者与思考者_第3页
想思者与思考者_第4页
想思者与思考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想思者与思考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想思者与思考者――我读《东边太阳西边月》刘新和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散文集《东边太阳西边月》。透过文字,读者不难发现这是一部用心写的作品,进而有别于一般的出国考察游记。作者王玉水引领我们解读欧洲及日本、韩国的文化,折射出的是“历史的、全方位的,对物象的透视显得冷静、沉郁和深邃”(里快《东边太阳西边月》代序)。“文化目光”的确立与在创作中的自然流露,是这部游记类散文吸引读者根本原因和独到之处。试选以下话题谈一点感受。其一、环境与心境。散文讲究意境,玉水将意境寓于环境与心境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文化环境中,才能找到恰当的语

2、言表述方式表达特定空间中的心境。过去,人们用中华大一统的观念幻想世界:我们是天朝,他们是蛮夷;我们是主流,他们是边缘。经历了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那场剧烈的文化冲突,经历了无数的牺牲1于痛苦,经历了伟大而又悲壮的文化对话、冲突和交流之后,无论是国家的统治者,还是寻常老百姓的眼界顿开,――天外有天。玉水用他的散文引领读者看天,感受天:“梵蒂冈,一个蕞尔小国,竟然能够装得下整个世界。那除了游人便是空旷的圣彼得大教堂和西斯廷小礼堂,竟然能够盛得了大半个地球的思想理念和喜怒哀乐”(原作《梵蒂冈---撬动地球的支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

3、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走出国门,进入异国他乡的人日益增多玉水只是其中的一员,与这个庞大的群体相比,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通过亲历环境的变化,将自己置于其中,抒心境于文本,寄思绪于“太阳”与“月亮”之中,却只属于玉水本人。如果说将人类文明的两极喻为东边太阳与西边月,折射出的是对立统一的宇宙观,那么玉水的视野是置于这个大的文化环境之中的,用心扫描西方文明,其时的心境均在字里行间。审视东方文明西传、西方文明东渐以及东西文明在交流与碰撞过程中给人类带来的进步与苦痛,其中不乏哲人睿语。其二、感悟与顿悟。散文讲究灵性,玉水将灵性现于感悟与顿悟之中。有人说,如

4、果把整个西方文明比做一座大厦,那么2支撑它的两根柱子就是“希腊和希伯来”(陈义海《明清之际:异质文化交流的一种范式》),对此学界用两个“H”(希腊和希伯来的英文名称首个字母)来表示。诚然,在玉水的散文中没有直接出现这两个“H”,作者是通过展示欧洲大陆文化,透视希腊与希伯来文明在欧洲大陆的辐射,还原其本质与内涵的,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文化目光”(里快《东边太阳西边月》代序)。这种文化目光导引我们审视历史所具有的“戏剧性”。我们知道,基督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社会,也就是希伯来文明,其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创立后,逐渐向希腊罗马文化区传

5、播,数个世纪后,竟然主导了整个西方的思想与精神生活,时间将一种深入人心的文明推向了另一面。为了挣脱思想与精神桎梏,欧洲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希腊:“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是为了使在黑暗的中世纪被宗教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革命。这些率先觉醒的人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向宗教神权提出质疑”(原作《产生巨人的阿诺河畔》。玉水用充满灵性的文字架起来沟通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读者顿时省悟:西方人所说的文艺复兴其实质就是一场在当时社会与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东

6、方人不得不用新的眼光看西方。数百年后,头上还留着大辫子的国人为之震3惊,――蛮夷竟然如此强悍;20世纪70年代末,在东方、在中国,另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的序幕逐渐拉开,“文革”被否定,两个“凡是”受质疑,变革逐渐进入纵深。数十年后,西方人为之震惊,――中国竟然变得如此强大。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此为我阅读了玉水的作品后听到的“弦外之音”。其三、平常与平淡。散文讲究语言,玉水将语言熔于平常与平淡之中。“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第四十》)。散文要“秀”不易,要“隐”更难。“中巴

7、车在雨中穿行,车窗玻璃像挂着一层浓重的灰纱”。作者用文字将我们的视线带入了东瀛,带入了雨中的岚山。其中就有“文外之重”。流露出的丰富的思绪与情绪,而这种思绪与情绪始终与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作者与笔者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尽管生活阅历不同,但可以读出对总理追思、怀念和崇敬。“离开岚山时,雨已停歇,随着空蒙的岚山顶上的青云闻风而动,天空还真的露出一丝光亮”(原作《细雨朦胧看岚山》)。《看岚山》一节大约写了四千五百余字,至此已经接近尾声。这是一条由文字构成的“时空隧道”。停歇的雨,闻风而动的云和青云里透出的一丝光亮颇具寓意:这些看似平常与平淡

8、的表述语言与方式一旦植入特定4的语境,就会产生难以穷尽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也只属于玉水。用文化的视角看历史,用历史的角度看文化,是当代作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