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

绿色化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

ID:38233995

大小:659.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绿色化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_第1页
绿色化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_第2页
绿色化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绿色化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卷第6期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Vol.15,No.6绿色化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张桂珍张燕明(天津职业大学,天津300402)摘要:在无机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教育环节、渠道,全方位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并通过实践取得了一些绿色化学研究成果。关键词:无机化学绿色化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15[2006]-06-0029-03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当地将绿色化学及其一些绿色产品、绿色技术融入教学之明,化学作为中心学科,

2、起到了推动人类进步的极其重要中。如在绪言中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原理、目标、特点作用。但是随着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和研究内容;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结合产率无限制消耗,加重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严酷的学习指出,利用产率衡量一个合成过程的效率与效益是的现实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寻找更有利不全面的,因为一个产率为100%的合成过程,可能会产生于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形势下,绿色化学比所需产品更多的废物,由此引入原子经济性概念,并通应运而生,其在污染源头防止污

3、染产生的科学理念,是对过原子利用率使学生认识到,传统化学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因此,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在设计一个合成路线时,应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充的化学,是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分合理地利用每一个原料原子,尽量使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使“粗放型”的传统化学向“集约型”的绿色化学转变,转化至最终产品,以提高原子利用率,这不仅充分地利用是21世纪化学的发展方向,也是人们倾力追求的目标。资源,而且从源头防止了污染。在电离平衡一章,结合酸化学学科的自身发展必然带来化学教育内容的更新,绿色碱的学习,引

4、入固体超强酸、固体超强碱概念,并介绍它化学知识应成为21世纪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们作为催化剂的绿色催化技术。又如对晶体结构一章的学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化学教育的全过习,在掌握了离子晶体的生成、性质后提出,离子晶体为程。为此,我们在无机化学理论及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什么在常温下呈固态?若使其变为液体需什么条件?如何教育环节、渠道,全方位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使学生树立能使液态的离子化合物作为反应、分离的溶剂使用?以提起绿色意识,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研究能力,提出问题为契机使学生对所学

5、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并将学生高科学素质水平。思维引向新的高度,由此引出离子液体概念。不仅如此,一、创新教学内容,紧跟科学前沿,以绿色化学统帅还引导学生了解离子液体形成的奥秘及其充满智慧的科学教学内容现代化思想。又提出:如何才能将离子晶体变为离子液体?新的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前沿,以绿色化学统帅教问题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在老师引导下,共同总结学内容现代化,就应继承传统化学之精华,融入现代化学出削弱离子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通过增大阳离子半径、之内涵,使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和谐统一。改变阴离子及大小,且形

6、成混合体系,就可使离子键被大我们从修改教学大纲入手,减少了中学涉及较多的卤大削弱,从而在室温下形成离子液体。结合SO2的学习,素、硫、氮、磷、锡、铅等元素部分教学内容,适时、适介绍采用等离子体技术避免SO2有毒气体在传统冶炼工艺收稿时间:2006-09-26作者简介:张桂珍(1953—),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生环学院,副教授。张燕明(1960—),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生环学院,实验师。·29·第15卷第6期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Vol.15,No.6中的产生。超临界流体技术,是近年来引起广

7、泛关注的绿在保证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环境色化学先进技术,结合碳族的学习,介绍了超临界CO2流影响尽可能小的反应物取代有毒有害试剂,以体现更安全体概念以及在化学反应和萃取技术中的应用。如采用超临的绿色化学理念。界CO2处理烟草,可抽出烟草中尼古丁,且不破坏烟草原沉淀反应实验包括沉淀的生成、溶解、分步沉淀、沉始风味,提高了烟草品级。采用超临界CO2还可萃取咖啡淀的转化,以及用沉淀法分离混合离子等内容。教材中对豆中的咖啡因、从啤酒花中脱除蛇麻酮及从蛋黄中脱除胆这些实验内容的设计曾多次用到Pb(N

8、O3)2、K2CrO4试剂。固醇等。为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还介绍了CO2的一些新用Pb(Ⅱ)、Cr(VI)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体毒途。如美国DOW公司开发了一个完全使用CO2作发泡剂性很大,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沉淀转化实验,原方法的聚苯乙烯制造工艺,防止了长期以来使用氟氯烃作发泡用AgNO3与K2CrO4反应,得到砖红色Ag2CrO4沉淀后,剂对环境的污染;日本京都大学的井上洋平教授在1996年再加入NaCl溶液,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