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ID:38237917

大小:129.4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7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_第1页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_第2页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_第4页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细胞仪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特点及临床意义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214更新时间:2009-10-22热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乐家新王成彬丛玉隆(北京100853)传统的血细胞检查完全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而且由于多种原因,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难以保证。1958年,库尔特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发明了性能比较稳定的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应用,使其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测量

2、参数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已在国内外各医院广泛使用。但从根本上讲,其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部分,即电阻抗法与光散射法。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以对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光散射法主要应用于白细胞分析,其检测原理就是利用多项技术(如射频、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联同时检测一个白细胞,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计数和五分类结果。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标本时,除给出细胞数量外,还提供相应的细胞体积分布

3、图。根据仪器检测的原理不同,可将血细胞分布图形分为直方图和散点图。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原理对血细胞进行检测,以细胞体积为横坐标,细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表示某一种细胞数量分布情况,可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直方图。散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多项技术(激光、射频及化学染色)联合使用对白细胞进行检测后得到的各类白细胞的散点状分布图。由于目前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绝大部分采用电阻抗原理,下面主要介绍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由于电阻抗法计数细胞的原理是基于细胞在测试系

4、统中产生的脉冲大小与仪器内设定的阈值比较而得出的数据,每个细胞检测时显示的脉冲大小除与细胞本身的大小有关外,还与溶血剂的种类、浓度、用量、溶血时间,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pH值、电导率,仪器出厂时仪器内固定的孔电流和脉冲增益等因素有关。换言之,上述任一参数的变化,均可导致脉冲的变化,致使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错误。而且不同厂家及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设置的技术参数和使用的试剂性能不同,致使不同型号仪器直方图的形状不完全相同。下面主要以CoulterJT-IR(白细胞直方图)和SF-3000(红细胞和血小板

5、直方图)为例进行介绍。一、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1、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图1-a):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在35~450fl的范围内分析白细胞。根据正常白细胞在溶血剂作用后体积的大小,在直方图上从左至右可确认其相应的三个细胞群:小细胞群是位于左侧又高又陡的峰,分布在35~90fl范围,以成熟淋巴细胞(LYM)为主要特征细胞;大细胞群是位于右侧较低且分布宽的峰,跨越160~450f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要特征细胞;位于大、小细胞群之间的较平坦的区域,分布在90~160fl范围,是单个核细胞(MONO),也被称

6、为中间细胞(MID),以单核细胞为主要特征细胞。2、异常白细胞直方图:由于正常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白细胞直方图显示为有三个峰的光滑曲线,而且在这三群细胞分布区域的交界处均存在一个低谷(即报警监测点)。当白细胞分类的比例异常或出现异常细胞时,白细胞直方图曲线峰的高低、数量和低谷区的特征将会出现一些变化,并显示相应的报警。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图1-b):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大,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小。在严重的细菌感染时,如果中性粒细胞发生中毒性

7、改变,粒细胞峰可向左移动或向右延伸,有的可显示“R3”或“R4”报警提示。⑵.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图1-c):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小,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大。⑶.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图1-d):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程度有关,常显示R3”报警提示。值得注意的是,仪器显示的“MO”或“MID”增高仅表示可能是单核细胞增高,也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或幼稚细胞等,因此,必须涂片染色后经显微镜确认。⑷.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图1-e):白

8、细胞直方图上也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也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程度有关,可显示“R2”或“R3”报警提示。注意事项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相同。⑸.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图1-f):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淋巴细胞峰向单个核细胞区扩展变宽,其程度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常伴有“R2”报警。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图1-g):白细胞直方图常以单个核细胞峰增高为主,并向淋巴细胞区和粒细胞区扩展,常显示“R2”、“R3”及“Rm”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