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动物细胞(10)

观察动物细胞(10)

ID:38239531

大小:8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7

观察动物细胞(10)_第1页
观察动物细胞(10)_第2页
观察动物细胞(10)_第3页
资源描述:

《观察动物细胞(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观察动物细胞典型例题  请你在下面的空白处绘制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简图,注明细胞各结构,并回答问题:  (1)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         、         、       。  (2)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有哪些不同的结构:         、         、         。  (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目的是:                (4)绘图时,你应该用     (3H铅笔/2H铅笔/HB铅笔)。  (5)请举例说明人体内有哪些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不一样:           

2、    (至少举一例)。  (6)细胞既是动物体也是植物体的         的         单位,又是        单位。  【答案】绘制细胞图应按照书中的要求去画(应注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所画的细胞名称)。(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无细胞壁  无液泡   无叶绿体 (3)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避免细胞过渡吸水而胀破  (4)3H铅笔  (5)神经细胞(精子或肌肉细胞等)  (6)结构  功能    【分析】本题较为概括了与动物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的内容。而且还将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

3、和不同点进一步理解生物彼此之间的共性和特性。本题要求学生会绘制生物细胞图,这也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和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时,就应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意去培养。本题对绘图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1)和(2)对学生来说不难;(3)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学生不好理解的,需要教师说明: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浓度与0.9%生理盐水一样,把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这样的环境中(等渗的环境),细胞不至于过多吸水而胀破,也不至于因失水而萎缩。(4)要求绘图用笔是3H铅笔;(5)人体内不同组织的细胞其形态差别较大,例如神经细胞、骨细胞、肌肉

4、细胞等。(6)本小题的两个空,是学习本章的最终目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扩展资料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细胞一般很小,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例如,人的一滴血中有500万个红细胞,一只眼的瞳孔中有1.25亿个感光细胞。细胞靠表面接受外界的信息,并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体积小,则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细胞的生命活动。不同种类的细胞间大小差距悬殊。现已知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直径仅约0.1μm,要用电镜才能看到。最大的细胞,如鸵鸟的蛋黄,细胞直径可达70mm,长颈鹿的神经细胞可长达3m以上。这些特殊细胞单位  体积的表面积也很大,因此卵黄细胞的原生质

5、只有极薄的一层,内部是非生命的贮存物质,而神经细胞则极细长。  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以适应不同的功能。例如,植物的纤维细胞起支持作用,呈长梭形,动物的神经细胞细长且有很多是分支或突起便于接受和传导刺激等,如下图所示。靳德明主编《现代生物学基础》线粒体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的粒状或棒状的细胞器。线粒体直径0.5~2μm,长至7m,最长达50μm。具双层膜结构,外膜包围于外,内膜向内折叠成嵴。线粒体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各种酶,能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线粒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含有DNA,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6、但又与整个细胞协调统一。《生物教学参考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除了病毒外,绝大多救生物均由细胞构成。根据细胞内核结构的分化程度不同,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由核物质构成的核区,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蓝藻、歌茵等。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真正的细胞核,有功能不同的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大多数动、植物细胞均为真核细胞。化石研究表明,地球上大约35亿午前就出现了原核细胞,在大约12亿—14亿年前才出现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起源有两种

7、假说:一是“内共生假说”,认为真核细胞的各部分分别起源于几种共生的原核细胞,如需氧细菌穿入异养厌氧的原核生物,经长时间的共生变为线粒体,蓝藻穿入则变为叶绿体等。二是“质膜内榴假说”,认为古原核生物体积增大时,质膜发生内榴形成内质网等细胞器,以及由核膜造成细胞核等,同时,认为DNA复制产生许多拷贝,质膜围绕DNA拷贝发生内榴,最后形成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生物教学参考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