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演变特征

古代小说演变特征

ID:38244615

大小:377.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古代小说演变特征_第1页
古代小说演变特征_第2页
古代小说演变特征_第3页
古代小说演变特征_第4页
古代小说演变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小说演变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8卷第6期V01.28No.6广东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GuangdongEducationInstitute2008年12月Dec.2008中国古代小说演变的特征——从六朝志怪到宋元话本洪静云(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中文系,广东潮州521021)摘要: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即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记叙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粗具文言小说的规模。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是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而宋元话本以其通俗化、口语化、市井化及说话人的风格等特点不同于文言小说,

2、成为白话小说的定型文本。关键词:文言小说;白话小说;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中图分类号:I207.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754(2008)06-0029-05小说,作为严格的文体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文言小说的成熟期,一般定位于唐代,白话小说的定型文本,乃是宋元话本。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

3、语,后人称之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粗具小说规模。六朝志怪——搜奇记异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既有文学发展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就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而言,它直接继承了《山海经》、《穆天子传》等神话传说的传统,又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而言,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又给志怪小说的兴盛提供了适宜的土壤。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11这些志怪小说,有记地理博物、鬼神怪异、神仙方术、佛法灵异等,以幽明共置

4、、人神沟通、人鬼杂处等时空变异的神秘主义幻想形式,折射式地反映社会现实。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搜神记》,从题名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基本倾向。干宝称其创作《搜神记》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2],证明鬼神世界确实存在。因此,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鬼怪神仙、奇异动植物的故事,以及一些带有神异色彩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而且在叙事写人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即“粗陈梗概”的志怪法,这是因为志怪小说还不是小说的成熟形态。。如其中的《宋定伯卖鬼》①(卷十六),通过宋定伯逢鬼——识鬼——卖鬼的叙写,刻画了

5、宋定伯机智勇敢的形象,说明鬼并不可怕,人可以战胜鬼。尽管这个故事较之“街谈巷语”、“道听途说”E3]的汉人小说已有明显发展,但作者把他记述的故事视为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而读者也将其作为可信的实事来接受,叙事中显然缺少足够的艺术想象力。小说中虽有人物的描写,既写了宋定伯的机智勇敢,又饶有趣味地塑造了一个憨厚愚笨、轻信无能的鬼的形象,但性格的刻画却不能淋漓尽致地展开,人物形象欠丰满。同时,作品语言简洁质朴,不尚华丽,“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日:‘谁?’鬼日:‘鬼也。’⋯⋯”这说明这时期小说还

6、未达到成熟形态。当然,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艺术水平上参差不齐,也有些作品故事情节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开创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层次分明、有头有尾的传统特色。如《搜神后记》的《白水素女》①(卷五),开头写谢端少丧父母,亦无亲属,邻人打算帮他娶亲,一直没有办成。这个引子为下面的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去写谢端拾到一个大螺,养在缸内,自此以后天天都有人为他做饭。他去谢邻人,邻收稿日期:2008-07-05作者简介:洪静云。女,广东潮州人,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中文系讲师。①《宋定伯卖鬼:》

7、《:白水素女》所用引文皆出自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记后记(上下册)》。中华书局,2007年3月版。万方数据30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人却笑他自娶美妇,秘藏室中。作者在一层之中三设悬念,其一,“如三升壶”大的田螺到底为何种异物?其二,是谁在暗中为谢端“守舍吹烹”,是有好善的邻居吗?邻居之语:“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给这一悬念以否定答案。其三,邻居暗示热水热饭出于谢端室中美妇之手。可此美妇又是谁?故事在这一串婉转不前的审美悬念和生活亲切感中进入了一个清新奇特的境界。为了揭示谜底,困惑不

8、解的谢端设计窥探真相,终于发现大螺变成了一个女子替他做饭,原来是天上的白水素女下凡来帮助他。其中,窥探一节尤其引人人胜,它不但使整个故事的文学色彩趋于浓郁,而且是故事转折的枢纽。有了谢端这一窥,大螺幻化的仙女现形了,所有的谜团都有了答案,故事在新颖奇异的想象中达到了高潮。最后,交代了勤劳的谢端过上了美满的生活,是故事的结局。这篇志怪的结构相当严谨,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脉络十分清楚,而且想象丰富,已是有意识的虚构之作。小说中,作者还成功地刻画了白水素女和谢端两个典型形象。螺仙同情“少丧父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