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ID:38253936

大小:6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6

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暨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文科综合测试(历史)12.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上有X”成为新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句之一。下列年份属于农历马年的有①1894年②1911年③1954年④2002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13.下图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纺轮和骨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A.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D.中国的丝织业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14.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此叙述正确的是①

2、百家争鸣,指的是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之间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②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③儒家和法家是这个时代的两座文化高峰④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15.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唐朝.●当时有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B.元朝.●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C.明朝.●在对外交往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的国号;D.清朝●苏州在当时据说拥有

3、“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16.“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黔;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五四运动时期的这幅对联反映了①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②具有反封建的性质③运动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④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17.毛泽东在一本著作中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本著作是毛泽东思想A.萌芽时期的著作B.形成时期的著作C.成熟时期的著作D.发展时

4、期的著作18.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大通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这三个重大事件是按同一标准放在一起的,下面与这一标准相

5、同的还有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D.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20.恩格斯对某一运动评价如下:“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个时代A.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B.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就是美德”的基本命题C.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浪漫主义兴起21.某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生平的文章,并

6、草拟了一个提纲。下列标题不能列入文章的是A.土伦之战——崭露头角B.雾月政变一一称帝封王C.法奥结盟一一称霸欧洲D.兵败俄国一一走向末日22.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引言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农民反对苏维埃的起义C.重工业发展过快D.粮食短缺,人们生活困难23.某国际机构曾指出菲律宾国内“电价过高、对中小企业的贷

7、款不足,这有碍菲贫困人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该国际机构最有可能是38.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翌年,颁布预备立宪的谕旨,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口号下,拉开了立宪的帷幕。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约束,臣民的权利极为微小。——《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8、,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胡佛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6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10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