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

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

ID:38257740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7

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_第1页
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_第2页
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_第3页
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_第4页
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用菌源中地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地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食用菌源中的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的研究概况李桃秀摘要:食用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并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物质。本文对食用菌的生物活性蛋白的各种生理学功能进行整理和分类,并介绍了几种现阶段分离提取食用菌活性蛋白比较典型的方法。然后,对几种食用菌活性肽及其分离提取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食用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应用前景。关键词:食用菌;活性蛋白;活性肽0引言食用菌(ediblefungi)是一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大型子实体,

2、又常称为蘑菇或者食用蕈菌。食用菌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多年来,食用菌营养成分研究表明,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食、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尤其是食用菌的蛋白质含量,平均约为15%-25%,,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30%-45%[1]。蛋白质消化率高,大约70%的食用菌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酶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因此,食用菌中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评价食用菌的蛋白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但肽的营养和生理功能优于

3、高蛋白(大分子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防病、治病和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效,这些功效是原蛋白质及其所组成的氨基酸所不具备的,所以肽是提供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食用菌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从其中分离和纯化的物质,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抗细菌和抗其它寄生物,还有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和高胆固醇症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食用菌中的活性物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成果,对食用菌中的生物活性蛋白和活性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食用菌作为保健食品进入了人民大众的生活中。1生物活性蛋白1.1食用菌中活性蛋白1.1.1抗病毒蛋白食用菌作为一

4、类大型真菌,普遍用于食用和药用,且资源十分丰富,进一步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从食用菌中分离到的物质,表现很强的抗病毒活性。近年来,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从食用菌中发现多种抗病毒的蛋白,如2003年孙慧[2]等人从杨树菇(Agrocybeaegerita)的子实体中提取出一种有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活性的蛋白质—AAVP,结果显示,当AAVP的浓度为200mg/L时,对TMV的抑制率为84.32%。而它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真菌:绿色木霉、香蕉炭疽菌和甘薯蔓割病菌的菌丝生长没有任何抑制作用。说明AAVP具有抗病毒活性而没有抗真菌活性。2004

5、年,陈宁[3]等人从从灰树花子实体中分离到了一种具有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活性的热稳定蛋白—GFAP,并将GFAP与TMV混合接种心叶烟,当GFAP浓度为32mg/L时即可完全抑制浓度为10mg/L的TMV的侵染,而4mg/L的GFAP对浓度为40mg/L的TMV的抑制率仍可达60%以上。2007年,对鸡油菌,蘑菇,香菇,平菇,茶树菇,鸡腿菇,真姬菇和金针菇8种食用菌乙醇提取物水溶液进行抗植物病毒(TMV)活性测试,结果表明8种食用菌提取物对TMV都具有不同效果的抑制作用,推测食用菌提取物中可能含有小分子抗植物病毒(TMV)活性物质。PI

6、RAINO[4]等1999年从皱盖罗鳞伞(Rozitescaperata)中分离纯化了一个分子量为10425Da的抗病毒蛋白(RC-183),该蛋白显示对I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抑制,此外该蛋白还有对水痘带状病毒、流感A病毒和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抑制作用,由质谱和其它方法研究表明它是一个结合有泛素的多肽。1.1.2免疫调节蛋白真菌免疫调节蛋白(fungalimmunomodulatoryprotein,FIP)是20世纪90年代从高等担子菌(蘑菇类)子实体中提取的与植物凝集素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免疫功能相似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

7、真菌免疫调节蛋白研究的发展,已经有好几种真菌免疫调节蛋白被分离纯化。SHEU[5]等2004年从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子实体中分离到一个分子量13.4kDa,等电点为5.1的免疫调节蛋白APP。2007年,郭琦[6]等人从金针菇中提取出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蛋白质—FIP-fve,又称为朴菇素,这种蛋白具有免疫调节和细胞凝集活性。FIP-gts也是从松杉灵芝中发现的一种免疫调节蛋白,可以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FIP-vvo是从草菇中提取得一种免疫调节蛋白,能够增强细胞因子的表达。FIP家族成员在体内外具有不同程度

8、的促进细胞分裂和免疫调节功能[7]。1.1.3凝集素凝集素是一类不同于免疫球蛋白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它能与糖专一地、非共价地可逆结合,并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