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

ID:38259040

大小:213.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_第1页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_第2页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_第3页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_第4页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62卷第1期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Vol.62.No.12009年1月WuhanUniversityJournal(HumanitySciences)Jan.2009.109~114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陈从阳[摘要]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是对德帝国时期不公正和不合理的选举制度的反叛。比例代表制强化了德国长期存在的多党政治。比例代表制,连同不利的政治文化、政党特点和政党体制的弱点,导致了政府的不稳定和魏玛共和国议会民主制的深刻危机。[关键词]魏玛共和国;比例代表制;评价[中图分类号]K5[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671881X(2009)0101090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遭到了众多史家,如F.A.赫尔姆斯、A.韦伯、C.J.弗里德里希、E.艾克、A.施瓦茨、K.D.布拉赫尔等人的猛烈批评,他们指责比例代表制导致了魏玛共和国政党林立,造成了政府组阁的困难和魏玛民主体系的崩溃。F.A.赫尔姆斯甚至认为比[1]例代表制是魏玛共和国崩溃的真正动因(第164页)。国内学者对比例代表制也多持类似的批评态度。笔者拟结合比例代表制的产生、比例代表制与共和国多党政治的关系及魏玛政党政治的运作等情况,对魏玛共和

3、国时期的比例代表制作进一步的分析。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告诉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2]在是怎样的(第61页)。从德国历史发展来看,共和国采取比例代表制是对德帝国不合理、不公平的选举制度的修正,在当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俾斯麦依照容克的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实现的,它是一个以议会形式装饰门面

4、、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帝国按联邦国家立法机构的模式建立了两院制议会。从表面上看,作为全体人民代表的帝国议会具有立法机构的一切外部特征,但事实上帝国议会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首相无任何监督权,对外交政策与军事问题无任何发言权。其最大的权力就是审查和拒绝通过预算。魏玛宪法之父普罗伊斯认为:国会是发表独白的一[3]个没有政府的议会(第224页)。帝国议会由全德选民(年满25周岁的男性公民)通过普遍的、

5、直接的和秘密的选举产生。依照1871年通过的帝国选举法,选举实行小选区绝对多数代表制。每个选区按10万选民划定,对8个人口不足10万的小邦允许它们各为一个选区,每区选举议员1人,共397名,以得票过半数为当选。如在第一轮选举中没有人获过半数票,则以得票较多的前2人举行第二轮投票,以得票过半数者为当选。两轮投票的时间相距两星期。多数代表制在选区内奉行胜者全得的原则,这使议员的代表性受到了一定收稿日期:20080720作者简介:陈从阳,湖北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湖北咸宁437005。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6、(2008d132)%110%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62卷程度的限制,政党选举胜利和失败的效果被人为地放大了。德帝国选举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自1871年划定的选区到帝国终结从来没有变更,随着人口的增加、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进展,原来的选区划分已经过时。德帝国建立时境内总人口为4100万,到1913年,德国总人口已经达到6779万。若以2000人以上聚居区为城镇人口计算,1871年德国[3]农村与城市人口的比例为63.9%和36.1%,1890年为57.5%和42.5%,1910年为40%和60%(第[4]302303页

7、)。1871年德国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8座,1890年增加到26座,1910年达到48座(第484页)。1820年柏林只有大约20万人口,到1910年其人口达到207万,成为欧洲第三、世界第五大城市。德国人口的增加和空间布局的变化,使许多选区间居民人数产生了很大差异。在人口稠密的特尔托!夏洛滕堡选区,到1912年时已拥有130万居民,而在绍姆堡!利珀邦只有4.7万居民。在帝国旧的选区制下,巴伐利亚农民的选票比柏林工人的选票拥有更大的分量,这种情况显然有利于在农村和小城镇居民中获得支持的保守党和中央党,而对选票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工业

8、无产者的社会民主党则甚为不公。1874年保守党和社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得票相差不多(社民党得票351952张,保守党得票359959张),但社民党只获得了9个帝国议席,而保守党则获得了22个。1890年社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得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