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

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

ID:38261803

大小:293.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_第1页
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_第2页
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_第3页
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1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月Vol.36No.1Journal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Jan.2014以唐墓壁画为例论唐初服饰的胡化倾向高愈翔(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摘要:唐朝初年国立强盛,文化发达,广泛接受外来事物。唐墓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人物形象鲜明,保存完整,特别是壁画人物的着装真实反映了唐朝民族融合,对外交往频繁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胡化倾向明显,胡服盛行,对中原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唐墓壁画;胡化;服饰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1-

2、0107-04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4.01.029OnEarlyTangDynasty’sCostumeChangingTendencytoHubyUsingTangTombMuralsasanExampleGAOYu-xiang(InstituteofNorthwesternHistory,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069,China)Abstract:TheearlyyearsoftheTangDynastywasaprosperoustimewithadvancedcultureandk

3、indacceptancetoforeignthings.Tangtombmuralswhichareintactarerichincontentwithwildcolorsanddistinctivecharacters.Especiallythefrescocharacters’dressesreflectthefusionofTangDynastywhichwasalsocharacterizedbyfrequentnationalexchanges.Duringthisperiod,thetendencytoHuwasobvious.Hudressbecam

4、epopularandithadfar-reachingeffectontheChinesecostume.KeyWords:muralsinTangtomb;thetendencytoHu;costume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时代因为文化底蕴常服很多是借鉴了胡服样式。“胡服”在这里指众多的外来不同,民族背景各异,统治方式有别,呈现出多姿多彩历民族服饰,不仅包括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包括印史场景。服饰是一个时代最鲜明的特色。其中唐朝服饰因度、波斯,中亚诸国的服饰。从唐墓壁画中清晰可见:唐其雍容华贵,样式丰富,色彩艳丽,被世人广泛称道。就代“胡服”,具有衣

5、长及膝、衣袖瘦窄,领式有圆领、翻折唐初的社会状况来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交通便利,领、对襟开领等样式,下身着竖条小口裤。腰间系有革带,生产力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唐朝头戴毛毡或皮帽,脚着靴等特点。同西域各国和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唐(一)翻领或圆领的窄袖袍朝统治者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态度,唐都长安多元化的自北齐以来,乃全国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革靴,社会状况,因此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对唐朝服饰产生蹀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革靴,便于了重要的影响。涉草。带衣垂蹀躞善于佩带弓剑,巾分巾兑、算囊、刀砺[1]一、唐朝服饰胡

6、化的表现之类。胡服传入中原,到唐朝初年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至李寿(字神通,唐朝宗室。李虎之孙,高祖李渊从弟)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赵武灵王时期。但在妇女服饰中占重墓的东西墙壁上,所绘内容相同,中部都是以较宽的红色要地位却是唐朝初年及其以后的事情。条带分为上下两栏,上栏是对称的飞天、狩猎图,下栏是唐朝在服饰方面采用两种形式。即重大节日或举行盛骑马出行图。骑马出行图分为四组,其中位于西侧墙壁的大祭祀活动时,着中原的传统服装;日常生活的着装,即第三组第四列的八骑,有两人骑枣红马,其余的人骑白马,──────────收稿日期:2013-06-24作者简介:高愈翔(1987-),

7、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107-第36卷第1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月他们头戴幞头,身穿白色圆领紧袖戎衣,腰缠束带,脚穿当政成风,出现了武则天、韦后、太平公主等许多女性政黑靴。在李寿墓的第四天井东西两壁下部,各绘有列戟图治家,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着男装现象的流行。女一副,戟架位于廊房下,戟架左右和后部立有仪丈卫士。着男装是对传统着装观念的巨大冲击,在历史上不多见。右四人和架后三人,均双手持弓。这七人均头戴幞头,身在新城长公主墓第四过洞东壁中间的一幅壁画上女着穿圆领窄袖战袍,腰缠束带,脚穿黑靴。男装的形象栩栩如生,图中两位侍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