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ID:38263742

大小:1.5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_第1页
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_第2页
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_第3页
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振动与冲击第29卷第12期JOURNALOFVIBRATIONANDSHOCKVol.29No.122010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徐峰,彭海阔,孟光(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摘要:用基于损伤因子的损伤识别方法对板架结构损伤进行识别。先将板架结构简化为多个板的组合;基于损伤前后模态振型从应变能角度推导损伤因子的表达式,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两种损伤工况下损伤前后的模态振型,再用B样条法拟合损伤因子曲面

2、从而对损伤的位置进行识别。最后用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该方法对于识别板架结构的单个损伤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并可以为识别多损伤位置提供较好的方法指导。关键词:损伤识别;板架结构;模态振型;损伤因子中图分类号:TU31+9文献标识码:A随着诸如隧道、涵洞等土木结构的广泛应用,其长间有4个厚度均匀的侧壁支撑。左右两侧板厚8mm,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被越来越重视,结构健康中间2块板厚7mm。管道总长600mm,模型的上下,监测技术也由此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的工程左右方向几何对称。无论是上下顶板,还是侧板,都具结构具有板架特征,因此讨论板架结构的损伤识别将有典型

3、的板特征。为隧道、涵洞等土木结构的健康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全局损伤识别方法,而基于损伤因子的损伤识别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并且有较高识别效果的一种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对提取得到的数据处理后用一个量来确定损伤的图1结构模型横截面尺寸图位置和程度,这个能够确定损伤位置和程度的量叫损Fig.1Sectiondimensionofstructuremodel伤因子(DamageIndex)。对于损伤因子的研究,[1]Nicholson研究了一维梁的损伤识别,并用模态力矩基于该结构的因子(ModalMomentIn

4、dex)作为识别损伤的物理量。上述特征,本文采用[2]Cornwell从应变能为出发点推导出一维梁和二维平图2表示的损伤识板的损伤识别因子,并用实验作了验证。Kim在文献别过程对该结构进[3]中用模态应变能推导出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因子。行损伤识别。在通Wang在文献[4]中定义了基于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得用有限元软件AN到识别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损伤因子SDI(StorySYS中建立无损和DamageIndex),并用SDI评估地震过后建筑的安全程有损模型,有损模型[5-7]度。国内有相关损伤因子的文献,提出解决一维和无损模型的尺寸梁模型的损伤识别的损伤因

5、子。但是至今还没有提出一样,唯一区别就是用损伤因子的方法解决板架结构的损伤识别。有损模型在某个位本文从应变能角度推导出损伤因子,讨论具有板置增加了一个损伤图2结构损伤识别过程示意图架特征的空间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对大型土木孔。并求解两种工Fig.2Sketchofdamageidentification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况条件下模型的模态参数(振型等)。再将板架结构简化为具有特定约束条件的板组合。对某块板进行单独1板架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案分析,提取模态数据并利用损伤因子计算公式,将这块采用的板架结构几何参数见图1,该结构具有上下板上各

6、个单元的损伤因子值用曲面拟合的方法拟合成两个厚度均匀的板元素,板厚11mm。上下板元素之损伤因子曲面。同理可以得到其它各块板上的损伤因子曲面。最后,将各块板的损伤因子曲面整合为整个收稿日期:2009-05-08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06-27模型的损伤因子曲面。并以此为依据,识别出该结构第一作者徐峰男,硕士,1983年生中存在损伤的位置。通讯作者孟光男,教授,1961年生第12期徐峰等:基于损伤因子的板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23Dzaxb2222Topjkk+1j+1φyiφyi2模型的简化Uijk=2∫∫[(2)+(2)+zakxbjzx该结

7、构有上下两个厚度均匀的板元素,上下板元2φ2φ2φ2μ(yi)yi+2(1-μ)(yi)]dxdz(2)素之间有4个厚度均匀的侧壁支撑,该结构具有典型2(2)zxzx的板特征。并且模型的上下,左右方向几何对称。将有损的单元弹性关系矩阵为D,模态表达式为jk该结构简化成顶板、底板以及4块侧板。在分析结构φ,其余参数不变,那么损伤后第jk个单元由第i阶模yi的损伤时可以先只研究顶板的损伤情况,进而推广到态引起的应变能公式见(3):整个结构的其它板面。因此对于简单的三维模型先拆Dzaxb2222Topjkk+1j+1φyiφyi分简

8、化,对每个板进行分析,得到每块板的损伤因子曲Uijk=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