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_任先大

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_任先大

ID:38275320

大小:1.37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_任先大_第1页
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_任先大_第2页
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_任先大_第3页
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_任先大_第4页
资源描述:

《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_任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2卷第3期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12No.32007年6月JOURNALOFZHUZHOUTEACHERSCOLLEGEJun.2007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任先大(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湖南岳阳414006)摘要: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秉承师说,认为楹联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体肇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实际上,唐代才是楹联的真正产生时期。楹联产生于唐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梁章钜还对应制联、庙祀联、寿联、挽联、切姓联及集句联等楹联子类的起源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关键词:楹联;联话;敦煌遗书;酒令中图分类号:H15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432(2007)03-0046-04LIANGZhangjusViewontheOriginofChineseCoupletsRENXianda(ChineseDepartment,Hu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Yueyang,Hunan414006,China)Abstract:LIANGZhangju,amasterofcoupletoftheQinDynasty,holdsthatalthoughChinesecoupl

3、etscantraceitswaybacktotheFiveDynasties(907-960),itisintheTangDynastythatcouplet,asaparticularliterarystyle,reallycameintobeing.Healsomakesafutherstudyoftheoriginofdifferenttypesofcouplets.Keywords:couplet;notesoncouplets;survivingworksofDunhuang;drinkerswagergam

4、e楹联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体起源于何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2]时,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17551849)于道光年号长春。宋张唐英撰蜀梼杌的记载与宋史间撰写的楹联丛话对此作出了既明确又存疑的蜀世家大致相同: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回答。楹联丛话是中国楹联文学史上第一部联昶令学士幸(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1](P7)话著作,也是我国传统文论史上第一部具有理论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义和价值的联话。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梁宋秦再思撰洛中

5、记异录也有孟昶自书桃符的记章钜秉承师说,认为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载:孟蜀于宫城府近侧置一策勋府,时昶之子喆楹联丛话卷之一开篇云: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尝居之。昶以岁末自书桃符云:天降余庆,圣祚[1][3]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长春。喆受拜,致于寝门之左右。纪昀极有可纪文达师即纪昀(号晓岚,17241805),他认能是根据宋史蜀世家、蜀梼杌及洛中记异为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根据何在,楹联录等书的记载而得出的结论。梁章钜秉承纪昀丛话没有作进一步说明。作为

6、当时极有名望的之说,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纪说有上述文献可稽,并学者和有建树的楹联理论家,纪昀关于楹联起源非虚妄之言;另一方面是因为出文达师之门。的看法肯定言必有据。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楹联丛话卷之十载:余于嘉庆壬戌成进士,适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又出文达师之门。一门三代,皆为门生,皆登词收稿日期:2007-02-02作者简介:任先大(1964),男,湖南汩罗人,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46任先大:梁章钜楹联起源论评述[1](P118)馆,师每对人举

7、为美谈。这种特殊的师生是不期对而对的产物,即两人自报家门时的一关系,导致了两人在学术观点上的承继关系。因种偶然的巧合而已。此,梁章钜在楹联丛话自序中说:楹联之兴,三是南朝梁代说。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识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中引元人的笔记,将对联的起源定在梁代。他说:古也。楹联丛话卷之一也说:蜀孟昶余庆长考宋(应为南朝梁)刘孝绰(481-539)罢官不出,[1](P7)春一联,实后来楹帖之权舆。然而,梁章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钜对自己的看法并

8、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在肯定孟(刘)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昶所作实楹帖之权舆的同时,又心存疑虑地说: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1](P7)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囿于当时的见矣。对谭嗣同的看法,赵雨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话闻,也许是过于相信师说,他没有对孟昶之前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