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对策_冯文庆

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对策_冯文庆

ID:38276176

大小:326.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对策_冯文庆_第1页
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对策_冯文庆_第2页
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对策_冯文庆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对策_冯文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4期环境卫生工程Vol.21No.42013年8月EnvironmentalSanitationEngineeringAugust2013·11·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对策冯文庆(浦东新区惠南城市管理署,上海201300)摘要:通过对不同压缩工艺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调查分析,发现恶臭污染主要来自卸料口和车辆渗沥液滴漏,中转压缩工艺对站内恶臭污染分布有直接影响,提出了恶臭污染防控措施和治理方案。关键词: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防治中图分类号:X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06(2013)04-0011-03PreventionandTr

2、eatmentforOdorPollutioninDomesticWasteTransferStationsFengWenqing(HuinanSupervisoryBureauofPudongNewArea,Shanghai201300)Abstract:Through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odorpollutionfromdomesticwastetransferstationsadoptingdifferentcompactionprocess,theodorsourcesweremainlythedischargeopeningan

3、ddrippingleachatefromvehicles.Andthetransitcompactionprocesshasdirectimpactonodorpollutiondistributioninthestation.Thepreventionmeasuresandtreatmentplanforodorpollutionwereputforward.Keywords:domesticwaste;wastetransferstation;odorpollution;preventionandtreatment由于垃圾从收运车卸料,然后压缩再行转运,1.2调查

4、结果存在垃圾暴露、渗沥液污染等现象,易产生恶臭1.2.1污染状况污染,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1]。据上海相比于中转站内恶臭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市绿化和市容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统计,恶臭污染(恶臭强度等级普遍超过2.5级),中转站外恶臭已成为市民对生活垃圾问题主要的投诉内容。污染较轻(恶臭强度等级不大于2级),其中:站2010—2011年,上海市共受理生活垃圾中转设施外地面行车线道路恶臭强度等级为2级,站外地恶臭污染投诉27件,填埋及生化处理设施恶臭污面行车线以外区域和末端高空排放口恶臭强度等染投诉42件。因此,笔者对大型垃圾中转站的建级仅为1级。设、中转模式和恶臭污染防

5、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1.2.2恶臭污染因素以完善管理措施,有效控制恶臭污染,有利于中1.2.2.1垃圾渗沥液转设施有序运营。中转站内外均受到进站垃圾收集车的渗沥液1生活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调查污染,形成了经常性的、大面积的恶臭污染源。1.1调查内容及方法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各中转站都制定了完备的选择上海市已经投入运营的2座生活垃圾中保洁管理制度,但及时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够。特转站开展恶臭污染调查。2座中转站分别采用水别是站外,行车线道路恶臭强度等级仍可达到2平和垂直压缩工艺,设计中转能力分别为650t/d级。通过实地勘查发现,进入中转站的垃圾收运和1000t/d。采用感官恶

6、臭评价方法分析恶臭污车的滴漏是造成地面恶臭散发的主要原因。染水平,由3~4名满足参与恶臭评价工作的人员1.2.2.2中转压缩工艺组成恶臭评价小组。为便于识别评价,恶臭强度垂直压缩中转站站内垃圾恶臭污染面较大,等级划分为4级,见表1。涉及到卸料大厅和转运大厅。垂直压缩只是将表1恶臭强度等级分类转运桶作为压缩腔,当转运桶移走后,就会出恶臭强度等级嗅觉对臭气的反应现放置转运桶的区域无空间阻隔,使转运大厅1级无臭或微有臭气感觉(感知阈值)与卸料大厅连通,形成卸料大厅恶臭向转运大2级略有臭味感觉(认知阈值)3级臭味明显厅扩散。4级臭气较强烈水平压缩中转站站内垃圾恶臭污染面较小,注

7、:嗅觉阈值包括可以嗅觉气味存在的感知阈值和能够定出气味特性的识只污染到卸料大厅。水平压缩设有固定压缩腔,别阈值(即认知阈值)。垃圾转运只是由与压缩腔连接的转运箱完成,因收稿日期:2012-11-13此,始终保持卸料大厅与转运大厅间空间的阻隔,·12·环境卫生工程第21卷使卸料大厅恶臭无法向转运大厅转移[1]。外来驳运车辆滴漏渗沥液,外部的恶臭污染主要2种中转压缩工艺工作区内恶臭污染情况见来自外来驳运车辆滴漏渗沥液。因此,中转站的表2。恶臭控制重点为卸料口及外来驳运车辆的渗沥液滴漏。表2中转站内恶臭污染情况2)中转压缩工艺对站内恶臭污染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