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ID:38277724

大小:257.2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3

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_第1页
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_第2页
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论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向适(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湖北武汉430072)摘要:相声,作为一门传统曲艺形式,自清末形成后,在一代代相声演员的传承发展下,成为老百姓文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相声理论的缺失和滞后,相声传统逐渐被冷落。近年来,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以“传统”为口号成功进入公众视野并赢来大批追随者。他们扎根剧场,坚持传统的相声精神,复活传统、拆洗翻新,对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关键词:相声;传承;郭德纲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369(2008)03-0155-03一、传统相声经几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认为,传统相声是“

2、一种‘非物质文化’,具有变异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是流动的、发展的文化形态。”¨1的确如此,相声艺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相声起源于天桥地摊。相传相声的奠基人“穷不怕”朱少文,就是在北京天桥说相声,“撂地”卖艺养家糊口。“穷不怕”身段功夫俱佳,说学逗唱齐活,为相声的成形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经过几代相声艺术家们的继承和发展,造就了解放前这一段历史时期传统相声的辉煌。到了建国初期,相声还残留着旧社会的低级趣味。为了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语境中找到相声的定位,以侯宝林为主的相声演员们开始有意识地对相声去粗存精,“文饰”、“雅化”相声。这一转折点使得这个时期的相声“被赋予了中性的人文

3、知识色彩,相声成了民俗学、语言学、艺术学、社会学的生动阐释。州副“文饰”相声之后是马季和姜昆相继代表的“歌颂”、“讽刺”相声。马季的歌颂相声,重新把目光放回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旨在赞美新社会新气象。而后姜昆重拾了相声的“讽刺”特点,其讽刺相声“悬置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冲突,以朴素单纯的生活世界为指向,使人沉浸在艺术本身的形式美和暖暖温情中。¨列此时,相声已经渐渐脱离了传统形式,但仍保留了相声“讽刺”、“平民化”、“寓教于乐”的特点,还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到了上世纪90年代,虽然相声的新人不断涌现,但相声仍不得不面对走下坡路的现实。有关专家学者就相声日渐式微的原因已经进行了各种考证和

4、总结。外部原因诸如娱乐方式的增多、广播时代的逝去、小品等艺术样式的勃兴、电视媒体对于相声发展的限制,乃至整个社会大众消费观的改变等。内部原因诸如相声门派之问壁垒森严、演员不务正业、兼职改行现象频繁、新生代基本功不扎实、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称得上精品的新作品等等。可悲的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声艺人们的有的放矢的解决。虽然存在力图改变局面的变革行为,但是革新的结果是衍生出了一批“泛相声”、。小品化”相声、“音乐”相声、“化装”相声等“四不像”产物,相声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甚至有了日薄西山的迹象。二、旁门衍生相声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台湾相声,则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现实,几乎濒临灭绝。当时从美

5、国学习戏剧归来的赖声川也认识到了这个现实,慨叹之余,他利用自己的学业专长和几个同伴合作,“试图用一个以相声为表演形式的舞台剧来给台湾的相声写一篇‘祭文”,141于是就有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该剧围绕探讨传统艺术没落的这一主题,自创了许多个看似零散但在主体上一脉相承的相声段子,一种新的表演形式‘相声剧’诞生了”,垆。并且出乎意料地在台湾掀起火爆的剧场风潮,接下来的一系列相声剧《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千禧夜,我们说相声>,也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追捧和欢呼。面对这种成功,有人说相声又繁荣了。但我们不禁要问,相声剧是否等同于相声,相声剧的成功是否等同于相声的再次辉煌?事

6、实上,为了与传统相声作一个区分,台湾相声剧的创作者特地在说明书中解释一番:“传统相声表演中并不特别的“故事性”,在这表演方的相声表演中凸现了出来,因为有故事性的连接,每一个段子就不再只是独立的表演,而融合成一个有机组合,诉说着某一个特定主题,这是在以往收稿日期:2008—05—23作者简介:向适(1985一),女,湖北黄石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戏剧学。155万方数据的相声表演中所没有的⋯⋯演员在台上并不是在做自己,而是要演活这个角色,这正是与传统相声所完全不同的立足点。”[6】这样看来,相声剧只是借传统相声的内容来成就一种新的表演形式,或者说是戏剧形式。除

7、了一定的附带宣传作用,这并未对传统相声达到治本的效果。无独有偶,21302年,号称中国第一部大型相声剧的《明春曲》在北京首演,其内容是“以展现时代特征的五个相声段子,成功演绎了相声艺人近百年来为相声的发展与兴旺所做的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且不说《明春曲》与台湾的相声剧之间有没有模仿借鉴的关系。但肯定的是,《明春曲>远没有台湾相声剧的影响力和长效性。既未形成长期系统的相声剧排演,也并未对相声起到行之有效的带动作用。只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