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

ID:38278207

大小:1.5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_第1页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_第2页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_第3页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_第4页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2卷第6期(总第215期)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07Vol.52No.6(GeneralNo.215)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李晓宁(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美学思想方式是思想主体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较自觉的、有一定系统的思考和表述,体现着思想者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林语堂在美学思想方式上选择了闲适和幽默的向度,这一选择因区别于现代文学悲剧

2、和正剧的主流选择而显得独特。更内在于这一选择的动力机制是感悟自在生命的美学思维方式。它源出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诗性感悟方式,并置入到现代文化多元参照的语境中。受益于这种美学思维方式,林语堂的写作、为学养性、生活的种种都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特征。关键词:选择幽默;感悟生命;诗性文化思维;言说与表现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73(2007)06-0026-06美学思想方式是思想主体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较自首先,悲剧意识及其自觉程度是衡量一个作家及其作品觉的、有一定系统的思考方式和表述方式,体现着思想者的质量品质的一个

3、重要参数。就林语堂来说,生命的悲剧意识审美取向和追求。如果这位思想者恰好同时也是一位作家无疑是存在的,他在生活的艺术中说:人类对于人生悲剧或著作家,其内在的思考就会不间断地闪烁在外化的文字的意识,是从青春消逝的悲剧的感觉而来,而对人生那种微中。本文试图对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做一个初步探测,以妙的深情,是一种对昨开今谢的花朵的深情而产生的。林语期延此而行勾勒出这位特立独行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整堂自己无疑是具有这种生命悲剧意识的。但是,这种悲剧意体美学风貌。识如果仅仅是初步的感悟生命,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获得的零星的直觉,如生命脆弱如同琉璃之类,还不是

4、自觉性一、在悲剧与幽默之间的审美选择的悲剧思考。或者可以说,在林语堂关注生命、谈论生命的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在美学品质上的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生命的悲剧和悲哀,他的确意流选择是悲剧。而林语堂却选择了闲适和幽默,有其特立独识到悲剧,看到悲剧也谈到悲剧。但也仅此而已,他没有进行的美学风范。关于林语堂的美学取向的研讨,在学术界有一步走入悲剧去做沉浸于其中的长久思考和表现,而是很快所争议。如陈平原指出:林语堂作品显得过分轻巧一走出悲剧,搁置而不是畅饮悲剧之杯中的死亡和苦痛之酒,种对历史文化的隔膜而产生的浅与对现实人生的冷淡而而是从旁侧走

5、开,回避而去。于是你就能明白他的悲剧意识[1](P81)是什么意义上的悲剧意识了。正像鲁迅不喜欢幽默一样,林产生的薄,因而认为林语堂缺乏悲剧意识。对这个问题,专门从事林语堂研究的学者王兆胜提出了相反的观语堂也不喜欢悲剧。在做文与做人中,林语堂坦言:我不点,他认为林语堂是从生命意识的角度来认识悲剧的,死主张红颜薄命,与其红颜而薄命,不如厚福而不红颜。在故亡情结是林语堂悲剧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看不到林语事中讲来非常缠绵凄恻,身历其境,却不太妙。文人薄命与[2](P100)红颜薄命相同。从这里也可隐约看出林语堂对悲剧的态堂作品中的悲剧底色

6、是对林语堂的严重误读。如何来看待这一分歧呢?我认为两种观点都各有道理,但同时又都度。总之,他的悲剧意识绝没有他所提倡的幽默那样具有是没有找到问题焦点的各说各话,需要进一步讨论。我认为理论和表现的自觉。因此,陈平原的批评也就实有所指了。至少应从以下三个层面来作综合认识才更能令人信服,即:其次,从悲剧意识的生发向度来看,与鲁迅、巴金、曹禺、一、悲剧意识及其自觉程度,二、悲剧意识的向度,三、艺术表张爱玲、老舍等诸多现代作家不同,林语堂对悲剧选择的不述方式。是正面直入的向度。而是在观照到人生悲剧意味的刹那之*收稿日期:2006-11-16作者简介:李晓宁(1958

7、),男,辽宁锦州人,福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本文为福建省社科项目林语堂与文学文化学(编号2006B2009)的成果之一。26后转过身去或迂回而行,从旁侧走开,去寻求一种回避或冲微笑:大概世事看得排脱的人,观览万象,总觉得人生太滑淡的审美向度。这是一种更为达观的、智慧的、喜剧性向度,稽,不觉失声而笑。如吾国与吾民;人生譬如一出滑稽它与中国古代道家选择的审美向度有相似处。他肯定老子剧,有时还是做一个旁观者,静观而微笑,胜于自身参与一分的老猾哲学所产生的和平、宽容、简朴和知足的最高理子。如幽默:生活是一场大闹剧,老老实实地按阅

8、览室[3](P21)想。他赞美子思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