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ID:38281487

大小:205.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1页
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2页
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3页
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用菌学报@2010.17(1):40~43文章编号:1005—9873(2010)01—0040—04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林衍铨,应正河,江晓凌,翁伯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福州35O013)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梯度的谷壳代替部分甘蔗渣、木屑等对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子实体商品性状、产

2、量及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占配方总量15%的谷壳代替常规配方中5O%的甘蔗渣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金针菇产量,改善金针菇品质。关键词:金针菇;谷壳;培养基质;子实体产量;菌丝长势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又称为“增基础配方(对照):36%棉籽壳,30%甘蔗渣,3O%智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著名的食药两麦皮,2.5%玉米粉,1%轻质碳酸钙,0.5%过磷用菌口],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前景,酸钙。是我国大规模生产的食用菌之一,已形成工厂其它配方成分见表1。化周年生

3、产。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栽培原料表1不同培养基质配方日趋紧张,尤其是“菌林矛盾”突出,所以拓展TablelCompositionofdifferentsubstrateformulae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迫在眉睫。我国是世界水稻最大的产区,年产稻壳量3400~3600万吨,是一项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且未被有效利用[2]。本研究试图利用谷壳代替木屑、甘蔗渣等栽培金针菇,既能充分利用谷壳资源、提高稻农经济效益,又能开辟新的食用菌栽培料资源的途径。1材料与方法各配方还包括:36%棉籽壳,3O%麦皮,25%玉米粉

4、,1%轻质碳1.1供试菌株酸钙,0.5%过磷酸钙金针菇(F.velutipes)FL8903由福建省农Substratesalsocontained:36%cot[oRseedhulls,30%wheatbran,2.5%cornflour,1%precipitatedCaC03and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0.5%superph0sphate1.2培养基质来源谷壳购于福建省泰宁县金谷米业股份有限1.4培养料的配制公司,机械破碎后备用;棉籽壳、麦皮、玉米粉购选择没有发霉、生虫、杂质的主、辅材料。以

5、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农户;杂木屑、甘蔗渣分别基础配方为对照,按不同配方称取原料,先把主购于福建省泰宁县、漳州市农户。料混合后,将辅料均匀拌入主料内(过磷酸钙及1.3培养基质碳酸钙需溶于水中拌入),按料水比1:1.2~1.3以福建省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常用的配方为加入水,以手握紧培养料,手指缝中有水外渗而收稿日期:2009—10—19原稿;2009—12—12修改稿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D89B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编号:STIF-Y01,STIF—Y08)

6、的部分研究内容作者简介:林衍铨(1963~),男,1988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研究,发表主笔论文3O余篇。本文通讯作者E—mail:boqiweng@yahoo.corn.cn第1期林衍铨,等:谷壳作代用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41不往下滴为准。菌柄伸长及壮菇目的。子实体长至17cm左右,1.5装料菌盖1~1.5cm时采收。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聚丙烯塑料袋1.8观测项目(17cm×33cm×0.05cm)中,压实表面培养各配方的菌丝盖面期、满袋期,原基分化期料,

7、料高15cm。用一根打孔棒在培养料中央位和采收期均为从接种目开始到符合指标袋数占置打孔至袋底,使料层中央形成一个通气道。最总袋数60%时的天数。在菌丝萌发完全盖面后,后清洁袋口、套上套环、塞好棉塞。每袋干料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生长阶段,450g,每配方50袋,设3次重复,共150袋。观察不同配方培养料的出菇情况,记录出菇时1.6灭菌、接种、培养间、子实体性状、产量。常压灭菌,温度升至100℃后保持15h。待1.9生物学效率温度降至常温,移入接种箱接种。接种后及时移生物学效率=袋产量/袋干料

8、重量×100%入培养室,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为20℃,空气1.10数据分析相对湿度为75%~80%,菌丝生长后期每天适当采用DPS处理系统V7.O5版软件对试验数通风。待菌丝基本长满菌袋后进行催蕾,培养室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温度降至14~16℃左右,每天适当开灯,约10~2结果与分析15d即可长出针尖菇。1.7出菇管理及采收2.1不同配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待针尖菇布满菌袋8O%,长度3~5cm左右不同配方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见表2。及时开袋,拔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