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5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冯砚青(中山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 ?-,3445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冯砚青(中山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 />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

ID:38284135

大小:279.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_第1页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_第2页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_第3页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卷第%期云南地理环境研究9:;-12<:-1!""*年%月!"##$#%&’%($)*+,&#-+(’#.&#/(&0&$(,*=>?-,3445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冯砚青(中山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摘要:首先从中国的酸雨研究历史出发,综述了中国近!"年来的酸雨区域分布变化,指出中国的酸雨重灾区正由西南向华中地区转移,且酸雨面积正呈继续扩大发展之势。其次,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指出中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其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内南北两地的降水化学组成也有很大不同。接着从土壤性质、氨气、大

2、气颗粒物和天气形式等自然因素方面探讨了中国酸雨现状的形成原因,指出南北方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是酸雨现状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最后,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的制定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关键词:酸雨;状况;自然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国降水酸度及其化学组成的失控分布情况,%1)$3"前言%1).年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了%)1个监测站,$!4个酸雨是地球化学气候中人类影响的重要特征,降水采集点,对降水数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标志之一。酸析。结果表明,

3、降水年平均+,小于$-.的地区主雨是指酸性的大气降水,包括酸性雨、雪、雾、露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而秦岭淮河以北仅有个别等沉降,通常是指+,值低于$-.的降水/%0。%1&!年地区。降水年平均+,值小于$-.的地区主要在西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2瑞典人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一带/40。第一次把酸雨作为国际性问题提出/!0。由于其对生态1"年代以来,酸雨出现的区域较)"年代发生系统的严重危害2酸雨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环境的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酸雨区面积扩大了%""5%"*十大问题之一2并由原先只发生在欧洲和北美的工业67!多。但年平均+,值小于$-.的地

4、区还主要分布发达国家2迅速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成为继北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四川美、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且中国的酸雨盆地;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存在酸雨污染面积仍呈加速发展的趋势。严重的中心区域;北方地区只有局部地区出现过酸针对酸雨的发生与危害状况,中国已有许多环雨。)"年代以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中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工作者从事了酸雨的形成、危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1"年代以来,以长沙、害、治理等系统研究2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本文对株洲、赣州、南昌等城市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污染中国近年来有关酸雨的研究进展作了简单的概述,水

5、平超过西南酸雨区,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防治意见。地区,中心区年平均降水+,值低于*-",酸雨频率最高达1"8以上,已经达到逢雨必酸的程度;西南%中国的酸雨现状酸雨区虽然有所缓和,但仍维持较严重的水平;华%-%中国酸雨的地域分布南酸雨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东部地区,中国酸雨的研究工作始于!"世纪&"年代末总体格局变化不大;华东酸雨区,包括长江中下游期,%1&1年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和贵阳等城地区及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小尺度上的污染格局市开展了局部研究,发现这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存在有所波动,但总体来说,较华中、西南酸雨区弱;着酸

6、雨污染,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1)!3%1)*年而北方地区年均+,值低于$-.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在国家环保局领导下开展了酸雨调查,为了弄清中青岛、图们中心的区域/*0。收稿日期:!""4("4("$;修订日期:!""4(".(!!-作者简介:冯砚青(%1)"(),男,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岸环境与工程应用-9<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7<卷表7中国北方部分城市降水主要离子浓度"#$%7"&’()*+,-&-./)012(3)03’0+/#+1)0)45#/+0)/+&’/031+-108&10#!6:;表9中国南方部分城市降水主要离子浓度"#$%9"&’()

7、*+,-&-./)012(3)03’0+/#+1)0)45#/+*)2+&’/031+-108&10#!6:;表!国外部分地区降水主要离子浓度"#$%!"&’()*+,-&-./)012(3)03’0+/#+1)0)45#/+4)/’160/’61)0!6:;第!(卷冯砚青: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2!"#中国酸雨的化学特征而北方地区干燥少雨、土壤裸露、大气颗粒物浓度表!,表#$%&,表’$(&列出了国内外部分地区降水大7大气8/9平均含量为+#(!:;<’=4且其颗粒物的主要化学组成。由表可以看出对降水酸度影响最中约有+>?5(%?来自土壤4大

8、气颗粒物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