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权法功能与价值

论物权法功能与价值

ID:38284324

大小:192.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论物权法功能与价值_第1页
论物权法功能与价值_第2页
论物权法功能与价值_第3页
论物权法功能与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物权法功能与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题研讨:英美财产法与大陆物权法比较研究论物权法的功能与价值孟勤国内容提要:物权法的功能与价值是物权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物权立法以定分止争、物尽其用作为立法目的,却又采用物权法教科书体例,致使《物权法(草案)》在功能与价值上产生了不可自解的矛盾。立法如何认识社会生活与物权法的关系,在物权法的价值与功能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一部以财产归属为中心的物权法,对中国社会而言并无多大价值,传统的物权法和物权理论必须变革。我国物权立法应按大陆法系民法的思维方式以物权法为主体整合英美财产法的内容,使中国物权法真正成为现代社

2、会的财产基本法。关键词:物权物权法财产法孟勤国,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立法机关对长达数年的物权立法争论有了基本的态度。但条文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基本理论问题已得到解决。物权法的基本理论极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物权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方案。《物权法(草案)》存在许多与基本理论有关的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是未能明确物权法应有的功能与价值,换言之,《物权法(草案)》的立法目的并不清晰。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先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用八个字概括了物权法的

3、功能与价值:“定分止争、物尽其用”,简洁明了地指明了《物权法(草案)》第二条第1款“本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的立法意图。尽管如此,我认为《物权法(草案)》的立法目的并不明确,这是因为,《物权法(草案)》沿用了物权法教科书体例。《物权法(草案)》第二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由此形成《物权法(草案)》以所有权编、用益物权编、担保物权编为主干的物权法体系。众所周知,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在大陆法系民法中从来不是一

4、个法典用语,而是大陆法系民法理论教学与研究的用语,大陆法系民法或物权法教科书借此将零散的他物权贯穿起来,以便于讲授和学习。从形式上看,物权法教科书体例不能说不美,所有权编网尽物的归属关系,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似乎也网尽物的利用关系,颇能实现“定分止争、物尽其用”的目的。但从内容看,所谓用益物权,只有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典权这几种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权利;所谓担保物权,只涉及抵押、质押、留置这几种担保方式。这说明,现有的物权法教科书中,物尽其用的“物”和“用”均不具有广泛意义或者均非指代全部的“物”和“用”。这

5、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没有规定在用益物权中的许多物,如飞机、汽车、金银珠宝和没有规定在担保物权中的其他担保方式,如定金、财团抵押、所有权保留如何物尽其用?《物权法(草案)》排斥了绝大多数的“物”和“用”,怎能说有“物尽其用”之功?物权法教科书体例的历史悠久,也有不同的版本,近十几年流入中国而且成为中国主流物权法理论的是德国式版本。从罗马法到中华民国民法典,物权法都是为了规范和调整财产归属关系,没有规范和·28·论物权法的功能与价值调整财产利用关系的目的,之所以出现了几种他物权,是为实际生活所迫。物权法等于至少是

6、相当于所有权法,是大陆法系民法的立法取向,更是物权法教科书体例的基石。翻开任何一本物权法教科书,不难看到:所谓物权基本原理几乎就是所有权原理,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虽然篇幅大,但与物权基本原理相符的极少,以物权基本原理例外的面目出现的居多。五、六年前的物权法教科书都不讳言“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归属关系的法律”,这一经典表述还被写入学者主持起草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1〕一书的序言。这几年来,许多人以谈论财产利用为荣,而且不乏诸如从财产归属为中心转向财产利用为中心之类的提法,但内容仍是那几个二千多年前就有的他物权

7、,物权法教科书体例并无多大变化。因此,当《物权法(草案)》以物权法教科书体例作为立法体例时《,物权法(草案)》陷入了一个无法自解的矛盾。一方面,立法者意识到现代社会的物权法不能只规范财产归属,必须将财产利用也纳入物权法。“定分止争、物尽其用”八个字和《物权法(草案)》第二条第1款的出现并非偶然,是立法深思熟虑的结果。《物权法(草案)》不仅将物的利用和物的归属并列,而且作为物权法之纲置于总则,宣示了立法对现代物权法的深刻理解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立法尽管在思想上突破了中国主流物权理论的束缚,但在内容上显得过于

8、简单和陈旧。《物权法(草案)》的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三编不乏闪光之处,但整体而言,被物权法教科书体例牵着鼻子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的时代。《物权法(草案)》解决的财产问题和解决的方式与中华民国民法典的物权编没有太大的差别。七十多年前的财产问题当然也是今天的财产问题,但今天的财产问题远不止七十多年前的财产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权法(草案)》还不能说是一个现代物权法。《物权法(草案)》反映了立法理念与立法操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