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

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

ID:38285073

大小:2.60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1

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_第1页
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_第2页
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_第3页
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_第4页
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_第5页
资源描述:

《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裴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1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Vol.36,No.12013年2月Journalof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Feb.2013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裴宇,宋仁伯,杨富强,高喆,邓鹏(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在不同退火工艺制度下的性能和组织进行检测和观察,分析不同退火工艺参数对其组织和性能的

2、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退火后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的显微组织基本为等轴奥氏体晶粒,若退火温度较低或走线速率较快,则会出现大量的第二相组织;选用退火温度1050℃、走线速率4m/min、快冷的退火工艺,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的组织发生再结晶、第二相组织奥氏体化,材料获得较好的塑性,同时也获得比较优异的综合性能。关键词:304HC不锈钢钢丝;退火软化;力学性能;再结晶中图分类号:TG15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644(2013)01-0026-06304HC奥氏体不锈钢是在原304不锈钢的3.8m

3、m→3.45mm)的冷拉拔后,将3.45mm基础上加入1.0%~3.0%的Cu,使其冷加工性的钢丝分别于1050、1080、1100℃的退火温度和能和耐腐蚀性能得以提高的一种新的不锈钢材4、6、8m/min的走线速率下进行连续退火。料。304HC奥氏体不锈钢不能通过热处理手段采用LeicaDMR金相显微镜观察退火后试进行强化,但可以通过形变的方式提高其强度,即样的微观组织形貌。采用CMT4105拉伸试验机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多次拉拔,利用强烈的加工对退火后的钢丝进行拉伸实验,测量其力学性能,[1]硬化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

4、钢丝的强度。拉拔主要指标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后,微观上钢丝内滑移面及晶界上将出现大量位表1盘元的化学成分(wB/%)错,致使点阵产生畸变。随着变形的进行,畸变量Table1Chemicalcompositionsofdiscyuan增加,钢丝的变形抗力和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CMnSiPSNiCrCu当加工硬化达到一定程度,继续变形时,钢丝便会0.0271.220.350.0310.0018.1018.262.52产生裂纹甚至有断裂的危险。因此,在304HC不2结果与分析锈钢钢丝拉拔过程中,一般都必须进行软化退

5、火,消除其残余应力,提高材料塑性,消除加工硬化,2.1盘元及硬线的金相组织分析[2]图1为5.5mm盘元的金相组织形貌照片。以便能进行下一道加工。为了选择最佳的退火工艺参数,需要对钢丝加工硬化和退火软化的规由图1中可见,该304HC盘元的组织大多为等轴律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304HC不奥氏体晶粒,同时存在少量退火孪晶;边部组织晶锈钢钢丝冷拉拔,对拉拔试样进行退火,研究不同粒尺寸较大(20μm),而芯部组织晶粒尺寸较小退火工艺条件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实(15μm)。从图1中还可以看到大量的第二相组际生产

6、工艺的制定提供依据。织(α铁素体),呈黑色点状均匀分布在芯部横截面上,相对应地在芯部纵截面上存在部分带状组1实验材料与方法织,沿变形方向分布。第二相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实验材料为某厂生产的直径为5.5mm的由于热轧后固溶处理时保温时间过短或加热温度304HC盘元,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偏低,使纤维组织中出现α铁素体。同时,形变过盘元经过3个道次(5.5mm→4.5mm→程中亚稳γ相也会转变为具有铁磁性的体心立方收稿日期:2012-09-13作者简介:裴宇(1988-),男,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生.E-mail:jy16400

7、44@163.com通讯作者:宋仁伯(1970-),男,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songrb@mater.ustb.edu.cn2013年第1期裴宇,等:退火工艺对304HC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7[3-5]马氏体(α')相,破坏了组织的均匀性,降低了组拉拔至3.8mm及3.45mm时,材料的原始晶织的力学性能,且使材料不能成为无磁性钢。粒被彻底破碎,晶界模糊不清,原晶粒已被拉长形图2为盘元经不同道次冷拉拔后硬线的金相成纤维状组织,使不锈钢的塑性减弱,冷加工硬化[7]组织照片。由图2可

8、见,将钢丝拉拔至4.5mm率增大。同时晶界上的碳化物在金属塑性变形[6]后,奥氏体晶粒被拉长且出现较多的形变孪晶,过程中钉扎位错,使位错活动性明显减少,产生各晶粒的变形也呈现出不均匀性,盘元中颗粒状位错塞积,材料的强度提高、塑性下降、产生明显的第二相组织(α铁素体)被拉长呈条带状。继续(a)芯部横截面(b)芯部纵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