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传说漫议

梁祝传说漫议

ID:38287292

大小:106.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梁祝传说漫议_第1页
梁祝传说漫议_第2页
梁祝传说漫议_第3页
梁祝传说漫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梁祝传说漫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间文化论坛梁祝传说漫议刘魁立[摘要]目前,有关梁祝传说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民间传说发生学范畴。民间文艺学领域里关于发生学的研究非自今日始。神话学派、流传学派以及历史学派等所主张的大都是一元发生论。人类学派、心理学派、功能学派等学派的学者,则主张传说是多元发生的。民间传说是虚构的民间叙事,属于口头艺术范畴。虽然有时也依附于具体的人物和具体的事件,假托具体的时空,但与作为口头的历史记忆的口述史,有本质的不同。口述人和口述史家所追求的是历史原貌,要回答的是真假、对错的问题。民间传说的本质是审美虚构,价值观在其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其说

2、有真实依据,莫如说它有典型意义,而这些典型意义除了是民众的价值观的体现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象征含义。它要满足和能满足的是心理的诉求,而并非要回答真实现实的认知问题。传说的发生历程并非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可能有多种途径。诸多非物质文化的成果不同于物质产品,可以同时为多数人所占有、所享用。共同创作、共同认同、共同占有、共同享用,是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参与和享用的过程中,往往也会贴上自产的“标签”。传说的“人人共爱、处处为家”的特点,或许正是它的巨大而深刻、广泛而恒久的魅力之所在!梁祝传说是一部宏伟的交响乐,奏出了自由的颂歌、爱情的颂歌和生命的颂歌。[

3、关键词]传说;传说与口述史;传说的发生[中图分类号]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2006)01-0083-04人民是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造物主,他创造了丰当中,这星空也就活了起来,变得更贴近我们每个中华富的物质世界,同时也创造了整个人类的绚丽多彩的子民的心。精神世界。在一定意义上说,民间叙事所创造的虚构的艺术单就民间叙事来说,人民群众所塑造的脍炙人口形象比真实存在的人更“真实”;他们的生命比许多实的艺术形象就有成千上万。这是留给后世继承的一笔际存在过的历史人物的生命更久长,更有影响力。孟姜宝贵的文化遗产。女自秦汉以来历经无数春秋,

4、始终活在每一个人的心这些形象虽然是艺术虚构,却使我们的世界变目里。她爱情忠贞,不畏艰险,不惧权势,在传说中虽然得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现实生活变得更加充满意投海自尽,但这形象却是永生的,永远高傲地活在我们趣。的心里。现实中不曾有过牛郎和织女,也不曾有过王母娘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民间口头叙娘用金簪划出的天河,但在七夕的夜晚,仰望星空,这事的传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更是一个传说的国些形象便如同真实的历史人物一样出现在我们的意象度。一个时期以来引起广泛讨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收稿日期]2006-01-08[作者简介]刘魁立(1934-),男,河北人

5、,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北京,100875。83民间文化论坛传说,就是中国民间传说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样那样的需要。民间艺术创造的雷同性,根源在于对它们的相同的功能诉求。世界各民族都流传有弱小的、被传说的发生学问题侮辱、被损害的人物形象最终取得胜利的民间故事,这是因为广大底层民众要翻身、要改善自己命运的愿望两年前,有关梁祝传说的一次较大的讨论是由所使然。谓“邮票原地”的议题引起的。而就其实质而言,却是属⋯⋯于民间传说发生学的范畴。学派林立,学说杂陈。细细想来,这些学术观点和民间文艺学领域里关于发生学的讨论和研究

6、非自我们今天的讨论也不无关系。看来,传说的发生,并非今日始。说得夸张一点,传说诞生之日,就是传说发生是一件容易扯得清的事。学议论开始之时。许多传说本身就包含了关于这一具体传说源头的说明,而学者们则不断提出种种学说,从历史与艺术自己的角度总结他们对民间叙事的观察结果。神话学派的学者们说,原始初民把自己对于自然很少有人去考察“老鼠嫁女”、“猫狗结仇”、“田螺界的认识以及同它的关系形象地体现在、熔铸在神话姑娘”、“呆女婿拜寿”等民间故事的实际时空定位和现里。神话“破碎”,衍化成为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是由实历史依据问题,因为那是明明白白的幻想和虚构。很牵牛星和织女星两颗

7、星的名字增润演绎、渐次丰满起多地方的民众就直接把民间故事称做“瞎话”。来的。民间传说作为有别于民间故事的口头叙事作品,流传学派的学者们认为,一个口头叙事作品一旦其特点之一在于它往往要依托一定的人物、事件或具在某处诞生,便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荡,散播体的地方和物件来展开叙述。即使再夸张、再离奇,也四方。比如说,孙悟空的形象是印度史诗当中的“哈努常常以“真实历史”的面貌出现。讲述人为了使自己的曼”形象流传到中国来的。讲述具有可信性,为了取悦和征服听众,每每把群体创有的学者考据历史,在各种史实当中找寻传说的作、世代传承的口头叙事作品,说成是自己亲眼所见、最初影

8、像,学术史称这一类学者为历史学派。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