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

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

ID:38289518

大小:52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7

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_第1页
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_第2页
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_第3页
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_第4页
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TM实验分析及图像处理摘要:本文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二维光栅及扫描中遇到的问题处理,并用SPIP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离线分析及修正,得到相关参数。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SPIP软件傅立叶变换去噪TheanalysisofSTMexperimentandimageprocess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theprocessofscanning two-dimension rasterbySTMandthesolutionsoftheencounteredproble

2、ms.Aftertheexperiment,weanalyzeandcorrecttheimagesoff-lineandgettherelevantparametersoftheraster.Keywords:STM;SPIPsoftware;Fourier一、实验原理:1、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当一个电子以能量E进入高度为V0(V0>E)的势垒时,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电子是由一定概率隧穿此势垒,且隧穿的概率与能量差(V-E)及势垒宽度有关,下面用公式说明此问题。考虑一维方势垒:由薛定谔方程:可求得在x>

3、x2的区域内:;其中,为常数。透射率:;其中为势垒宽度。由此可见,透射率与电子能量以及势垒宽度有关,都成指数关系,所以透射率对这两个因素十分敏感。2、隧道电流与隧道距离由于电子的隧道效应,金属中的电子并不完全局限于表面边界之内。即,电子密度并不在表面边界突然降为零,而是在表面以外呈指数衰减;衰减长度约为10A。将直径小到原子尺度的探针针尖和样品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它们之间的介质相当于势垒.如果探针和待测样品靠得很近,那么,它们表面的电子云就可能发生重叠。如果在两金属之间加一微小电压V,那就可以观察到

4、它们之间的电流密度(隧道电流密度):令;则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m为电子质量,为针尖和样品的平均功函数(,为针尖功函数,为样品功函数),d为隧道距离(mm),为常数,=0.5nm下图为实验中针尖,样品及得到的图像的函数图:为针尖表面轮廓函数,为样品表面函数,为扫描得到的图像函数,将此公式带入上述电流公式,得到:成像点处的总电流等于在样品表面的积分:在恒流模式下为常数,从而得到:总之,隧道电流与隧道距离有关系,当s变化1A时,呈数量级变化,十分灵敏。这样,当探针在样品上扫描时,表面上小到原子尺度的特征就

5、显现为隧道电流的变化。二、实验仪器及工作原理1、实验仪器:扫瞄隧道显微镜一般由头部系统、电子学系统和计算机系统3部分构成,如图2.头部是STM的工作执行部分,包括信号检测装置及处理电路、针尖、样品、PZT扫描器、粗细调驱进装置以及隔离震动的设备;电子学系统是STM的工作控制部分,主要实现扫描器的各种预设的功能和维持扫描器状态的反馈系统,如XY扫描、STM反馈计算、改变STM的针尖偏压、马达自动控制以及与计算机间的数据通讯等;计算机系统可实现人机交互软件的操作,指令电子学控制系统实现STM头部功能,完

6、成实时过程的处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及输出.由上面实验原理可知,隧道电流与隧道距离有着指数关系,即当距离减小1A,隧道电流增加约一个数量级。因此,根据隧道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样品表面微小的高低起伏变化的信息,如果同时对x,y方向进行扫描,就可以直接得到样品的三维图.1、工作模式:1)恒流模式:当STM扫描样品表面时,通过上下移动针尖保持隧道距离不变,从而保持针尖和样品之间的隧穿电流不变,这样针尖的上下移动就描述了样品表面的形态,得到样品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样品表面起伏较大的扫

7、描。2)恒高模式:当STM扫描样品表面时,保持针尖的垂直高度不变,这样针尖和样品的距离随着样品表面的起伏而改变,从而隧道距离发生变化,隧道电流也跟着发生相应变化,这样我们根据电流的变化就可以推导出样品表面的起伏状况,也就得到了样品表面原子形貌图像,这种模式应用于样品起伏不大的扫描。3)“接触”模式:恒流模式和恒高模式中针尖不与样品表面接触,形成空气势垒,隧道电流随势垒宽度指数衰减.在关闭隧道电流反馈控制回路的条件下测量I-U曲线,随着势垒宽度的不断减小,I-U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当针尖接触到样品表面

8、,势垒就消失,曲线的斜率基本上不再改变,这就是STM的“接触”模式.在有机分子材料的研究中,为了消除空气势垒的影响,常采用这种模式.三、实验过程及结果实验条件:样品:二维光栅模式:恒高模式扫描范围:2000nmX-range:2000nmY-range:2000nmZ-range:181.0nm扫描速度(timeperscanline):0.486s图像扫描速度(timeperimage):248.9s实验操作:调节Z-range使得LineView里的波形图处在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