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

ID:38300240

大小:3.39 MB

页数:147页

时间:2019-06-08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_第1页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_第2页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_第3页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_第4页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章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第9章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计算9.1雨量分析与暴雨强度公式9.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9.3雨水管渠设计与计算9.4雨水径流调节9.5城市防洪设计9.6合流制排水管渠的设计计算21.确定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或暴雨强度曲线;2.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各设计管段雨水设计流量;4.进行管渠的水力计算,确定各设计管段的管径、坡度、标高及埋深。5.绘制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雨水管渠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39.1雨量分析与暴雨强度公式雨水设计流量是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依据。由于雨水径流的特点是流量大而

2、历时短,因此应对雨量进行分析,以便经济合理地推算暴雨量和径流量,作为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9.1.1雨量分析降雨现象的分析,是用降雨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面积和重现期等因素来表示降雨的特征。4(1).降雨量降雨量是指降雨的绝对量,是用降雨深度H(mm)表示,也可用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L/ha)表示。在研究降雨时,很少以一场雨为对象,而常用单位时间表示:1)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2)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3)年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绝对量。5(3)

3、.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暴雨强度)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全部的时间,也可以指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用t表示,单位以min或h计,从自计雨量记录纸上直接读得。降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雨深度,用i表示。6(mm/min)在工程上统计的降雨多属暴雨性质,故称暴雨强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ha)表示。q与i之间的换算关系为:q=167i式中167-—换算系数。7暴雨强度是描述暴雨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雨水设计流量的重要依据。在任一场暴雨中,暴雨强度是随降雨历时变化的。所取的

4、降雨历时长,则与该历时相对应的暴雨强度将小于短历时对应的暴雨强度。在推求暴雨强度公式时,降雨历时常采用5、10、15、20、30、45、60、90、120min9个时段。在分析暴雨资料时,必须选用对应各降雨历时的最大降雨量。由于在各降雨历时内每个时刻的暴雨强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计算出的各历时的暴雨强度称为最大平均暴雨强度。8(4)暴雨强度频率对应于特定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的出现次数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可以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计算某个特定的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出现的经验频率,简称暴雨强度频率。9(5)暴雨强度重现期暴雨强度重现期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

5、,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单位为年(a)。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支管,工业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居住区;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郊区。重现期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年;重要干道、重要立交路口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损失的地区,选用的重现期可达10~20年。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的地区或次要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

6、减。104.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1)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即降雨的范围。(2)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用F表示,以公顷或平方公里为单位(ha或km2)。任一场暴雨在降雨面积上各点的暴雨强度是不相等的,但在城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中,设计管渠的汇水面积较小,一般小于100km2,其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集水时间不超过60min到120min,这种较小的汇水面积,在工程上称为小汇水面积。在小汇水面积上可忽略降雨的非均匀分布,认为各点的暴雨强度都相等。115.降雨的频率和重现期(1)暴雨强度的频率某一大小的暴雨强度出现的可

7、能性是不能预知的,只能通过对以往大量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计算其发生的频率,才能推求其今后发生的可能性。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m与观测资料总项数n之比的百分数,即:%n——观测资料总项数m——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12若每年只选一个雨样,称为年频率式n=N,%N——降雨观测资料的年数若平均每年选入M个雨样数,称为次频率式。n=N·M,M——每年选入的平均雨样数13这一定义是假定降雨观测资料年限非常长,可代表降雨的整个历史过程。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取得一定年限内的暴雨强度值,因而n是有限的。按上式求得的

8、暴雨强度的频率,只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验,不能反映整个降雨的规律,故称为经验频率。因此,水文计算常采用公式%计算年频率,用公式%计算次频率。观测资料的年限愈长,经验频率出现的误差也就愈小。14我国现行《室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