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ID:38303045

大小:429.86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08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_第1页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_第2页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_第3页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_第4页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长丰县中医院杨春yc1972386@163.com2祖国医学对厌食症的认识厌食症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而出现的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一般精神状态正常,可有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表现,且不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者。近似于民间俗称的“奶痨”。多见于1-6岁儿童,且女多于男,约呈1.5:1。3现代医学小儿厌食症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出现的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疾病,属当今儿科四大病证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病迁延日久,可导致小

2、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免疫力低下以及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厌食症的主要诱因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为主。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过分溺爱,恣意纵儿所好,片面追求高营养,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贪吃零食及偏嗜,缺乏规律,或缺乏喂养知识,断乳时食物骤然增加,皆可致脾胃损伤。起病于其他疾病之后,并与脾气耗损和胃阴受伤相关,但多可在短期内经合理调养而愈。5现代医学的认识属于“神经性厌食”范畴,是由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长期厌食,进而出现的以

3、“缺乏食欲,消瘦及内分泌代谢紊乱”为表现的病症。可以由饮食,家庭,心理因素和神经内分泌异常引起。目前无系统性治疗方法。6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诊断标准国家尚未出版相关指南性文件,目前临床常用有:A.诊断标准(1)厌食时间:6个月或6个月以上。(2)食量:7岁以下儿童每日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50g,3岁以上儿童每日谷类摄取量不足75g;同时肉、蛋、奶等摄入极少。(3)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小儿正常平均水平,厌食期间身高、体重未增加。(4)味觉敏锐度降低,舌菌状乳头肥大或萎缩。(5)去除病因以后,食欲逐

4、渐恢复正常。7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诊断标准B.根据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2)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之物,吃零食及偏食等。8小儿厌食症的西医诊断标准(1)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病前减少¼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2)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饮食习惯或不良喂养史。9厌食症与积滞和疳积的鉴别及关系积滞:为乳食停积中脘(主指胃)而致。除见食欲不

5、振,不思乳食外,尚有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而厌食症则以不思进食为主。日久脾气及胃阴受伤可转化为厌食症。疳积:“疳”有“甘”及“干”之意,积证是疳积最常见的诱因。所谓“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可伴有脏腑病变,不及时调治,预后较差。而厌食症精神状态尚好,病变只在脾胃,预后好。10小儿厌食症的证候分型湿食里滞型(实证)脾胃气虚型(虚证)胃阴不足型(虚证)营卫不和型(虚证)肝胃不和型(虚实夹杂)11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及分型湿食里滞型:厌恶进食、脘

6、腹胀满、口臭、汗多、烦躁不宁、大便臭秽或干结便秘,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沉带滑,或指纹紫红。针刺四缝穴黏液多而稠。多由喂养不当,饮食内伤,水谷无从化生精微,导致湿食积滞于内,以致脾失健运,胃难纳谷。此型以伴有脘腹胀满及大便改变为主要甄别点,且多见于发病初期。12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及分型脾胃气虚型:不思进食、面色少华、少气懒言、食少便多或大便夹不消化物,舌淡胖嫩、苔薄白润、脉濡细软,或指纹淡红,未过风关,山根常现青筋。素体脾胃气虚,运化无权,不能及时腐熟水谷。此型以少气懒言兼有大便异常为主要鉴别点。临床最多

7、见。13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及分型胃阴不足型:不饥不纳、食少饮多、面色萎黄、形体偏瘦、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短黄、烦躁不宁,舌红无苔,地图舌或花剥少津、脉细小数,或指纹色红未过风关。素体阴虚,或热病耗津,或嗜食辛炙之品,胃阴耗伤,受纳失职,则不觉饥饿。以伴有“食少饮多,饥不欲食”为主要鉴别点。14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及分型营卫不和型:食欲不振、自汗盗汗、面色苍白少华、汗出肢凉、易感外邪、睡时露睛、腹软便调,舌淡红苔薄润,两脉濡软,指纹淡红。患儿厌食兼见汗多,反复感冒,乃因营卫不和,腠理疏松,易汗感邪,影响

8、脾胃气机,睡时露睛为脾虚之兆。此型患儿平素以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要鉴别点。15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及分型肝胃不和型:嗳气作恶、不思饮食、面色青黄或山根青筋显露、烦躁易怒、形体偏瘦、夜寐不宁,舌质偏红,苔多薄黄,脉弦,指纹青紫滞涩。患儿因素体肝旺、或娇养任性、环境改变、强迫进食、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气机逆调则恶心烦躁易怒,纳运失常,影响正常饮食。此型患儿的鉴别可从有情志失调史及日常生活习性中获得主要诊断依据。16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则及方药湿食里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