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ID:38304724

大小:350.5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08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_第1页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_第2页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_第3页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_第4页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关于设计方法论方法论: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确保所有要做的事情都是必须的。经验的累积与量化。同一团队遵循同一方法,有助于沟通,彼此协调工作。关于SPC六西格玛(SixSigma)又称:6σ以4西格玛而言,相当于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如果企业不断追求品质改进,达到6西格玛的程度,绩效就几近于完美地达成顾客要求,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瑕疪。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1嵌入式系统的总体结构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3嵌入式系统设计步骤4嵌入式系统的的硬件/软件协同设计技术5嵌入式开发工

2、具与开发环境1嵌入式系统的总体结构机械装置嵌入式微处理器SDRAMROMI/OA/DD/A人机交互接口通用接口实时操作系统(RTOS)图形用户接口BSP/HAL(板极支持包/硬件抽象层)任务管理文件系统应用程序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传感器1传感器2传感器N......驱动器1驱动器2驱动器N......硬件层软件层中间层功能层被控对象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嵌入式系统设计一般有5个阶段构成: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软件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测试3嵌入式系统设计步骤系统需求分析:确定设计任务和设计目标,并提炼出设计规格说明书,作为正式设计指导和验收的标准。系统的需求一般分功能

3、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两方面。体系结构设计:描述系统如何实现所述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包括对硬件、软件和执行装置的功能划分以及系统的软件、硬件选型等。一个好的体系结构是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硬件/软件协同设计:基于体系结构,对系统的软件、硬件进行详细设计。为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设计往往是并行的。应该说,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软件设计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软件组件技术、模块化设计是现代软件工程经常采用的方法。3嵌入式系统设计步骤系统集成:把系统的软件、硬件和执行装置集成在一起,进行调试,发现并改进单元设计过程中的错误。系统测试:对设计好的系统进行测试,看其是否满足规

4、格说明书中给定的功能要求。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通常在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中,是按照如图下图所示的流程进行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中,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将改变为如下图所示的过程。4嵌入式系统的的硬件/软件协同设计技术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应用系统,都存在一个适合于该系统的硬件、软件功能的最佳组合,如何从应用系统需求出发,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和分配算法对硬件/软件功能进行分析及合理的划分,从而使系统的整体性能、运行时间、能量耗损、存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己成为硬件/软件协同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设计技术传统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技术将硬件和软件分为两个独

5、立的部分。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采用的是软件开发与硬件开发分离的方式,其过程可描述如下(1)需求分析;(2)软硬件分别设计、开发、调试、测试;(3)系统集成:软硬件集成;(4)集成测试;(5)若系统正确,则结束,否则继续进行;(6)若出现错误,需要对软、硬件分别验证和修改;(7)返回3,继续进行集成测试。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协同设计技术需求说明书硬件设计软/硬件划分接口定义软件设计编译调试程序库硬件制作硬件测试软件仿真软硬件联调产品发布产品认证离线调试ICE调试器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可归纳为(1)需求分析;(2)

6、软、硬件协同设计;(3)软硬件实现:(4)软硬件协同测试和验证。这种方法的特点在协同设计(Co-design)、协同测试(Co-test)和协同验证(Co-verification)上,充分考虑了软硬件的关系,并在设计的每个层次上给以测试验证,使得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灾难性错误的出现。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可重构设计技术1.可重构定义所谓可重构是指:在软件或硬件系统中,如果可以利用可重用的资源,经过重构或重组使之实现不同功能的系统,以适应不同应用的要求,则称这种系统是可重构的。重构与重组是可重构系统改变其功能的两种方式。可重构的目的有两点:(1)为了扩展系统的功能,使之能

7、适应不同应用的要求;(2)为了节省软硬件的开发费用,尽可能使用已有的资源来构造新的系统。可重构可以按解决不同问题的层次分成4类:电路级可重构、指令级可重构、结构级可重构和软件级可重构。如果按重构发生的时间划分,可重构技术又可分为静态可重构(StaticReconfiguration)和动态系统重构(DynamicReconfiguration)。如果重构发生在系统运行前,则称为静态可重构,如图2-25(a)所示。如果在系统运行时可以重构,即系统本身可以根据不同条件改变自身功能,则称为动态可重构,如图2-25(b)所示。参数配置资源重组或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