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运用辨析·虚词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

ID:38305365

大小:1.14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8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1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2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3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4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5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6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7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8页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_第9页
资源描述:

《词语运用辨析·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词语运用辨析·虚词结合语境,多加体会揣摩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等进而——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只要——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1.关联词的固定搭配及所表达的语义关系固然——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对——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小黄对我笑了笑。他对

2、工作很负责。2.词性及适用范围难道——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3.语气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②你比他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③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分析:在表示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一再”“再三”都可以使用,如“他一再/再三表示要参加抗洪抢险”,但不在人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多少”与“稍微”有时

3、可互换使用,但根据语境,“稍微”强调差距的微乎其微,“多少”则强调差距的实际存在,应选“稍微”;句③中,“往往”带有规律性,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情况通常会这样,“常常”没有这样的限制。“收到邮件”谈不上什么规律性,故用“常常”。√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A.莅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B.莅临规划不是/

4、而是C.亲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①都是“到”的意思,前者一般表“敬”,如“欢迎莅临指导”;“亲临”则强调“亲自到达”所以排除A、B。②都有预先拟定的做事的内容、步骤、方法之意。但是计划一般较为具体,时间可长可短。规划一般具有全局性,内容较为概括,时间较长,从远景着眼。③“不是/而是”表转折,“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根据句的文意很显然应选择“不仅是/而且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____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

5、化。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____的假酒案。A、不止正确耸人听闻B、不只正确耸人听闻C、不只准确骇人听闻D、不止准确骇人听闻√①“不止”是不能停止的意思,而“不只”有不仅的意思;②“准确”可与“预算制定”搭配,而“正确”则不能;③从语境角度看,“耸人听闻”适用于夸大其词地宣传某一件事,“骇人听闻”适用于发生了某件令人吃惊的事这种场合。4.下列各句中红体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

6、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应改成“以致”之类的词“无论”多余“对”多余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

7、沙土,很容易塌。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都表递进。“何况”摆出的情况往往与上句有反差较大的对比关系,适用于句①;“况且”之前,往往是主要原因,之后是次要原因,适用于句②;“而且”只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前后成分并无严格限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