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ID:38309634

大小:271.3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09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_第1页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_第2页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_第3页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_第4页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北京教育学院:吴松年2006年3月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教学知识和系统性方法,以优化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理解教学设计的要点1、依据是课程标准和教材怎样理解课程标准?2、基本方法是系统性方法和认知学习理论以及统筹方法。什么是系统方法?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系统方法是在系统论和控制论发展基础上建立的。系统方法主要包括:1、系统的分析和综合2、建立系统模型:教学的系统模型是指把教学系统的各个教学要素和子系统加以适当的筛选,优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的表现形式。3、系统的择优

2、化:即选择一个优化的系统,使之处在最佳功能状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学习者自我建构学习意义关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过程把教学内容置于认知结构基础上注重学习的迁移教学设计的统筹方法把解决学习问题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与学习资源统筹起来把学生的个体学习条件与学习环境统筹起来把学习方法的改进与教学方法统筹起来把扩展学习需求与教学过程中提供学习成功机遇统筹起来把课堂学习活动与课外学习活动统筹起来二、当代国际教育理念*背景----科技革命、综合国力竞争*反思教育改革----合作教育理论*当代国际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人文教育理念----人的潜能开发----人的发展

3、趋势与规律(一)、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学习过程极具个性化*学习的主体与客观条件*学习的内化过程具有主体性*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学习的主体不等于自学(二)、师生互动问题*互动是一种交流、交往过程*互动是教与学的相互推动与促进*互动的目的是引发有价值的学习问题*互动的质量在于参与能力*互动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三)、学习方式问题*三种基本学习方式:接受、发现、合作*基础教育适用于接受与合作学习*接受式学习不等於被动式学习*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的一致性*学习方式不完全是一种学习形式(四)、“乐学”问题*学习心理与学习状态*善于学习与乐于学习*愉悦的学习与学习的愉悦*正确认识“玩中学”*学

4、习动力与学习压力*学习负担与学习能力(五)、三维教学目标问题*人的发展有三维*人接受知识的三维*三维目标统一于教学过程*三维目标统一于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统一于提高、训练、成长过程*三维目标与学习迁移问题三、完善教学设计发现与总结反思与研究学习与积累开发与创新四、学期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宏观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确定学期教学目标设计学期主要教学活动制定学期教学方案五、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程序1.整体分析单元教学内容。2.分析学生及其学习情况和学习问题。3.确定单元教学目标。4.选择单元教学策略5.编制单元教学的反馈和评价形式。六、课时教学设计1.确定课时教学内容。2.分

5、析学生的认知前提和心理准备。3.编制课时教学目标。4.课时教学过程设计。5.设计课时教学的“结束”形式与持续性内容。确定课时教学内容1.围绕本节课的中心落实点组织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应是由教学知识构成。3.课时教学内容即有动态性,灵活性,生动形像性的特点。4.课时教学内容具有对前后教学内容相互照应,相互积累,相互衔接,互为条件,因果关系的特点。分析学生认知前提和心理准备1.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分析学生情况2.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学习问题3.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4.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动力以及指导培育和帮助点5.既要把握共性问题又要兼顾个性问题编制课时教学目标1.课

6、时教学目标以中心落实点的方式出现是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组成部分2.课时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较高目标以及追求性目标3.课时教学目标把三维教学目标统一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以学生达成的学习目标统一三维教学目标。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设计学习行为链,依据学习行为设计教的行为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学行为相互对应与协调。比如学生作进入学习状态准备----教学导入设计;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教师讲解艺术设计;学生参与行为设计----教师与学生互动形式设计;学生进入活动形式设计----活动学习方式设计----引导教学艺术设计。设计课时教学的结束形式课时教学过程应是导入阶段----进入学习阶

7、段----反馈学习效果阶段----巩固学习成果阶段----结束布置阶段。在结束布置阶段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反馈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教学目标。2.布置作业:各种作业形式交替使用。3.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留给学生一些学习悬念和预习内容。祝老师们享受教学北京教育学院吴松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