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

ID:38310674

大小:477.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6-09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_第1页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_第2页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_第3页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_第4页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写作系列指导议论文基本要领模式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入格与出格入格“循规蹈矩”、把道理想通出格把道理想深想透如何设分论点入格“循规蹈矩”把道理想通梁启超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可以教可以学的。写前思想准备1.动笔之前想清楚:(1)所说的道理(论点)是什么(2)为什么这么说(要能自圆其说)(3)准备怎样说(怎样的思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⑴议论文应以讲道理为主,叙述为议论服务⑵说理重在拿出“证据”,摆出理由⑶说理要周密,语言要准确⑷论点应当是正确的、鲜明的

2、、突出的,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⑸论据应当是真实的、典型而有代表性的能有力地证明论点;多个论据不可同类重复;叙事应简明概括。⑹不能堆砌材料,要对论据材料作出分析。议论文结构提纲基本模式标题第一部分: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一确定选用的材料(分析)分论点二确定选用的材料(分析)分论点三确定选用的材料(分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第四部分:结尾部分标题要求及作用:1、提示论点;2、提示论题(议论的范围及对象)标题第一部分:(开头)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1)叙述现象或者引用材料,分析提出论点,突出与论点有关

3、的部分—即引析提(2)或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段落上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但字数应控制在一百字以内。此部分的中心任务:分析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以例证法、引证法为主。围绕中心分析“为什么”。字数600字左右。可设置分论点。第二部分:分论点的要求:1、不要排放一段2、多个分论点各自的角度或层次不同不要重复。3、要按照由浅入深或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4、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要用到事例论证法。否则内容就是空洞的。例证(引证)法的要求:1、选用的事例要典型,典型才有说服力2、选用的事例要新鲜,陈旧显乏味3、陈旧的例子要用出新意,或是叙述得体。

4、4、转述事例要概括、简明,不求细节的生动。5、有所侧重,有所选取转述事例要依据论点的需要。6、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最好多用小例子。转述事例(引证)后,需要分析,如果缺乏分析,那就是堆砌材料.分析的作用:把材料与观点挂钩,使材料与观点融为一体。分析的要求:依据观点的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指向,尽量能表述观点的含义。分析的语言也不求过多,点到为止即可。如何分析论据材料拎要点,揭意义(此必选项)析因果,析表里,作比较,联实际,可解释,可推理。例子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

5、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拎要点,揭意义)例子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这些人物向我们证明了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作比较,联实际)例

6、子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le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滋味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析因果,推理)分析的方法:解说式分析法,评价式分析法,假设式分析法,因果式分析法,归纳式分析法等。如果备用材料充足,可以叙述议论结合起来,那样文章更厚实,更有力度。段落上,每一个分论点可以是一段,也可是两

7、段;字数上,每个分论点200字左右。练习1: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运动考察中,发现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它们的奔跑能力也大不一样,东岸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他做了一个试验,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动物学家们发现,另外7只都是被狼吃掉的。若用上面的事例来证明“人生需要压力和对手”这一中心论点,请对这则材料作点分析。分析这个谜底终于被揭开,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

8、生活在一种“竞争氛围”中,因而越活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恰恰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的压力。练习2: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后,经过反复细致的思考和实验,终于创造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