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

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

ID:38311477

大小:280.0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6-09

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_第1页
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_第2页
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_第3页
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_第4页
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初中语文通识培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教学中 语言策略问题浙江教育学院周明强什么是语文?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章1.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摘自《课标》第一部分的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语文课程的特点(一)工具性思想性形象性审美性科学性人文性…

2、隐性—显性2.语文课程的特点(二)显在课程和潜在课程的统一显在课程潜在课程教材制定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计划行为规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语文潜在课程要素学校的教学过程的社会(社区)的形态功能因子形态功能因子形态功能因子校园文化(场景/氛围)学习风尚个性情感师生交往(性状/效果)学习情感个性发展文学艺术(作品/社会评价)人文精神文化品位社团活动(类型/频数)文化视阈多元文化课程环境(媒体/背景)认知参照学习动因社会热点(新闻/舆论)文化敏感课业理解学绩奖惩(方式/惯例自我完善自我监理课堂氛围(参与度/认知心境)学习风格课业理解时政动态(宣传/兴趣)社会理解课业理解操行教化(管理/评价)道德情操行为品质教学

4、方法(合宜度/教养含量)学习性向认知策略流行文化(潮流/审美观)文化敏感创意学习教师文化(师德/教风)自我意识价值理想教师教态(情感/风格与个性)学习情感学习性格网络-电子社区(信息/交往)信息能力课业拓展学校生活(走寄/作息)自我规范身心成长教材处理(审美性/感受性)课业理解审美能力时尚消费(生活态度/文化择别)社会体验价值要求学习活动(阅读个性/问题情景)学习品质学习效能家庭文化(内容/氛围)学习效能个人修养教学语言(文学化/艺术化)语言文化言语素质2.语文课程的特点(三)系统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教学

5、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2.语文课程的特点(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习得的统一教师的教学学生的习得知识学得途径学得内容知识价值/功能习得途径习得内容知识价值/功能《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的词义课堂问答式教学:师:什么意思?生:非常晴朗。师:对!响晴:天气非常晴朗。确认词义。调动日常词汇积累和阅读和阅读中的体悟,用偏正词比较的方法感觉词义。1.响晴:天气晴朗而高远;不带一丝云彩;蓝得通透;干爽不湿的晴。2.偏正方式的组词,词的韵味和精微意义更甚;明了汉语的独特审美价

6、值和评鉴方式。1.语境义辨识;2.品读趣味的培养;3.强化汉语的词语鉴赏、理解的方法;4.在词义的生成中练习析词的方法,培养兴趣。知识学得途径学得内容知识价值/功能习得途径习得内容知识价值/功能《风景谈》“一面猩红的大旗”:“猩红”的词义教材中的“课文注释”猩红:猩血的红色。确认词义,能解释该词的词义。回忆:影视里或生活中的沙漠景象;想象感受:荒漠中的人与队旗;表达:个人的审美感觉。①猩红:体现野性的张力;有苍凉悲壮的意味;反映人与自然的严酷关系和人的精神力量。②这词在特殊的语境中有悲壮美,而不同于“

7、猩红的唇”中的意思。①语境义辨识;②完成一次语文阅读的审美能力训练(想象/感受);③强化语言对内在感悟体验的外化/表达能力;④在词义的生成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语文课教什么?语文课学什么?语文课考什么?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1.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这次课改的核心之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摘自《课标》第一部分的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8、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摘自《课标》第一部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2.什么是语文素养?“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素养”就

9、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在语文(技巧或能力)方面所达到的高度。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健康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和谐发展。3.提出“语文素养”的意义◆“语文素养”的提出突出了能力是经由实践养成的特点◆“语文素养”的提出突出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特点◆“语文素养”的提出突出了语文学习在整个学习中的奠基作用◆“语文素养”有较全面的涵盖性4.语文素养与知识、能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